|
高考地理题《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六)
2019-05-29 10:23:02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所谓泛珠三角,就是指粤、闽、赣、桂、琼、湘、川、贵、滇等省区和港澳地区,简称 “9+2”。本着“东西互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精神,将成为中国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促进区域东西互动的前提是: A.交通状况的改善 B.自然资源的开发 C.人口的流动 D.西电东送
| 小题2:关于部分省区区位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广西水能、铝土矿丰富 B.广东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C.湖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D.四川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交通状况的改善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地域联系。所以促进区域东西互动的前提是交通状况的改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我国广西水能、铝土矿丰富,广东经济发达,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湖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四川省天然气资源丰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浙江临安对毛竹林集约经营后,土壤有机碳发生了变化。下表为不同经营类型下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剖面变异统计,读表完成1—2题。
 1、毛竹林集约经营后产生的结果是 [? ] A.水溶性碳有了显著的提高 B.集约经营促进了土壤有机物增加 C.土层越深则微生物量碳的变化越大 D.不同土层中的土壤总有机碳均下降 2、伴随着经营类型的变化,土壤有机碳含量也发生了变化,关于变化原因正确的是 [? ] A.翻耕与施肥等有利于土壤总有机碳的增加 B.毛竹落叶对土壤中水溶性碳起到增加作用 C.人工除草导致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有所下降 D.总有机碳下降是因土层厚度变得越来越薄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区域。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 “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
 (1)黄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监测和分析两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变化,最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有________。(8分) (2)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简评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条件。(8分) (4)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的目标和方向,试分析其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基本途径。(6分)
参考答案: (1)流水堆积作用 加强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RS、GIS (2)自然原因:地势低,地下水位高且含盐量高;降水量少,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 (3)优势条件: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石油、海盐资源丰富。 劣势条件: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处于劣势;水资源短缺。 (4)(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发展生态农业;(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第三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
本题解析: (1)三角洲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由于加强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减轻,因而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缓,遥感适用于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可进行对比分析。 (2)土地盐碱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在石油资源、土地资源、海盐资源方面优势明显,但在科技、人才、工业基础等方面明显不足。第(4)题,从三大产业的发展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10年10月13日发布报告指出,碳污染和过度使用地球自然资源已经变得十分危急,按照当前趋势,我们人类在2030年将需要第二个星球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据此回答问题。1.以上材料充分体现了自然资源的2.为了减少碳污染和过度使用,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 A.有限性属性 B.社会性属性 C.地域性属性 D.多用性属性 E.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F.倡导和鼓励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G.立即禁止一切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H.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拒绝“过度消费”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材料表明了自然数量特征,在短时期之内不可能再生,无法满足近期需求,即有限性的属性。 2.低碳经济是指低消耗、高产出、少污染,故C不符合这一含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据此回答1 、2 题。
 1?、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季,冬春季节寒冷干燥?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2?、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 .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要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