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 B.板块张裂所致 C.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 D.主要是古冰川侵蚀作用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可知该区域位于北非地区,A为尼罗河B为刚果河,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三角洲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是埃及人口和城市主要聚居区;刚果河处于赤道地区,因此水量大,流经地区落差大故水能资源丰富,由于落差大,因此在其河口地区没有三角洲,故答案选D。
【小题2】赤道从非洲中部穿过,因此非洲气候呈半环形分布,A地为热带荒漠,B地为热带雨林,①②两地为热带草原,因此图中森林占据面积最大的是B地附近。
【小题3】①处位于东非裂谷带上,因此此处地形是板块张裂所致,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1年11月26日绿色和平组织志愿者在德班托起一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模型(如图1),呼吁前来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护全球脆弱地区和人群免遭伤害。图2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大力开发风能资源,减少CO2排放,直接影响图2中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为维持⑤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
[?]
A.开垦沼泽?
B.开发水能?
C.保护雨林?
D.退耕还湖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依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处钻井定能找到石油
B.乙处顶部受挤压容易成谷
C.丙处适合开凿地下隧道
D.丁指示的可能是大理岩
【小题2】甲处山地的成因为( )
A.内力挤压成山
B.外力侵蚀成山
C.熔岩堆积成山
D.断块上升成山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处为向斜,不易储存石油,A错误;乙处顶部受挤压,岩层向上弯曲,易形成山岭,B错误;丙处为向斜构造,开凿隧道切断岩层,易出现坍塌、滑坡等,且地下水易顺岩层向中心渗漏,C错误;丁周围为石灰岩,东侧为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石灰岩受热变质,形成大理岩,D正确。
【小题2】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向斜中心岩层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当周围岩石被侵蚀时,此处保留下来,从而形成山岭。
考点:地质作用及其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 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发现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环境示意图
材料二:
? 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m的沙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10%;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冰。
材料三:
? 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
材料四:
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
(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地补给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并给出主要来源及其判断依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是固定的。判断依据: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
(2)有来自(深层断裂带)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
(3)各种可能来源:①(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②周边地表水;③本地降水。
? 主要来源: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
? 判断依据: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且与补给水水温较高相吻合,说明深
? 层断裂带的地下水是主要补给来源。(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排除周边地表
? 水是主要补给来源;本地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排除降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来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某游客由北向南拍摄的一张风积地貌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
A.风力大
B.湿度大
C.温差大
D.植被少
小题2:拍摄地点可能位于
A.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
B.南美西岸阿塔卡马沙漠
C.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
D.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沙漠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借地貌景观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此类题首先识别景观图,其次联系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的内容进行知识迁移。图为风积地貌图,该地貌为沙丘,乙为上风向,处于迎风坡, 甲处于背风坡一侧,故甲处比乙处风力小;但由于背风,蒸发量小,湿度较乙处大;由于湿度大,故而白天温度较低,晚上温度较高,温差较乙处小;由于湿度大,植物生长条件较乙处好,故甲处植被多。
小题2:图为某游客由北向南拍摄的,图上乙处于迎风坡,故风来自西侧,为流动性的新月型沙丘地貌。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热干燥,不能形成移动沙丘地貌;南美西岸阿塔卡马沙漠处于3?S-30?S之间,受东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压控制,也不可能形成风自西侧来的新月型沙丘;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沙漠也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压控制,也不可能形成图示的新月型沙丘;只有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处于亚洲高压的西南侧,可能风形成来自西侧的新月型沙丘。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