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 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小题。1.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E.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F.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
G.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H.人均耕地减少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所给的材料来看,“外出务工、经商的民工潮数量比2000年有所增加,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这说明我国的人口空间分布更加分布不均,不能说明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而是其机械增长率在增加,这不是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在减少,而是说明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故选A
2.我国近些年的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经商,经济因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和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
故选C。
考点:人口迁移及其产生的影响
点评:本组题以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为载体,考查考生对我国人口迁移、人口流动及其产生的影响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状况,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同时注意辩证看待这种大量的民工涌入城市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人口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高
B.死亡率低
C.人口迁移
D.经济发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上海市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导致人口总数增加,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是奥地利1951-2001年人口增长状况示意图,期间人口死亡率保持稳定,读图判断下列各题。
 1.奥地利人口自然增长的低谷期发生在2.近三十年来,奥地利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特征是
1.奥地利人口自然增长的低谷期发生在2.近三十年来,奥地利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特征是
A.1961—1971年
B.1971一1981年
C.1981—1991年
D.1991—2001年
E.负增长显著
F.机械增长显著
G.自然增长显著
H.过度增长显著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材料中已经点明,人口死亡率保持稳定,读图可以看到,1961—1971年,人口出生率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也较高,不是低谷时期,A错。读图,1971一1981年,人口出生率很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是人口自然增长的低谷时期,B对。1981—199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很低,但已经有所回升,过了低谷时期,C错。1991—200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恢复,走出了低谷,D错。
2.读图可以看到,近三十年来,出生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人口出生率)明显低于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死亡率是稳定的,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低于人口机械增长率,B对。负增长只在1971一1981年间,A错。由图中数值可以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小于0.9﹪,是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自然增长不显著,C错。人口增长模式中没有过度增长,D错。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再生产模式,人口增长的类型。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问题。
 1.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1.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两地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E.收入差距
F.家庭婚姻
G.工程建设
H.文化教育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丙地位于珠江三角洲,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收入差距。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地区中,最适于人类居住的是
A.气候湿热的平原地区
B.温带湿润的平原地区
C.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
D.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最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从地形看,地势平坦的地区;从气候看,温和湿润;从水源看,水源充足的位置。选择B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