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A.1110km B.550km C.780km D.880km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M地位于大兴安岭附近,N为小兴安岭附近,两地地势高,气温低,积雪融化日期晚;P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气温高,积雪融化日期早。
【小题2】图中MN之间差10个经度,赤道经度每隔1°,距离相差11千米,越向高纬度递减,图中MN两点位于45°N,则MN两点间的直线距离为110×10×cos45°,约为780千米。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及距离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3日~7日气温和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气温和气压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测出,7日以后该地气温和气压的特点是( )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气温升高,气压升高
C.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D.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仔细读图,看清楚气温、气压的图例差异及其变化状况。由图可知该地从3日~7日气温逐渐升高;气压逐渐降低,所以可以推断7日以后该地气温和气压的特点是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1:
据某通讯社2012年2月2日报道,连日来寒潮给欧洲大部分地区带来了强降雪和极端严寒天气,白天气温降至零下10℃到20℃左右,到晚上气温可低至零下20℃至30℃。欧洲许多国家的交通运输陷入停顿和瘫痪状态(图1)。材料2:亚洲某区域图(图2)
1.试据图分析欧洲西部降水分布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丙处1月0℃等温线呈现东西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日本的核电站遭受3.11地震重创,目前几乎全部处在停运或者安全检查状态,因此日本对燃料油的需求增加。若2011年12月底一艘油轮从伊朗的产油区出发前往日本东京,途经图2所示地区的重要海峡名称为_________。若该油轮从埃及的产油区出发前往日本东京,途经图2所示地区的重要海湾为_________。
4.与欧洲西部相比,同纬度的亚洲东部地区气候具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评述图2所示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降水总量多在500-1000mm,降水量从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沿海和山区降水在1000mm以上;少数地区在500mm以下。
2.太阳辐射
3.霍尔木兹海峡;亚丁湾
4.同纬度亚洲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比较强;夏季温度比欧洲西部高、降水集中;冬季温度较低、降水较少;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比欧洲西部大。
5.处于三洲五海之地,是世界战略要地;是世界最重要的石油产区;控制了世界石油运输重要航道;是大西洋进入印度洋西亚、南亚地区的捷径;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分布地区,目前是世界激烈动荡的地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世界地图上回归线的一部分,已知点A—B之间为海洋,A点以西、B点以东为陆地。回答以下问题。1.C地所在国2.该线穿过的省区有
A.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
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C.是世界上热带沙漠气候最典型的国家
D.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E.云、桂、粤、台
F.桂、粤、台
G.琼、桂、台
H.粤、台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判断,C点位于中国,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省区有云南省,广西,广东省,台湾省。云、桂、粤、台。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下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相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均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区域面积不同,试从下垫面的影响对其作出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乙、丙两分布区的纬度差异,从大气环流状况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三地均位于大陆东南沿海,海陆热力差异较大,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带来了丰沛的降水,使三地摆脱了沦为干旱荒漠的厄运,反而具有温暖湿润的环境。
(2)乙(美国)面积大于甲(澳大利亚),其原因是:①海陆热力差异:美国(乙)陆地面积大,海陆热力差异比澳大利亚(甲)大,季风显著;②地形:澳大利亚(甲)受大分水岭的影响,海洋水汽较难深.入内陆;美国中部平原广阔,海洋水汽可深入内陆;③洋流: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上最强的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势力较弱。
(3)丙区的北界比乙区低(约5个纬度)。因丙区两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大洋,冬季风最为显著,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乙地区低,亚热带的北界向更低纬度推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水的运动》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