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题《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05 23:53:43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珠江三角洲自2005年底开始再次发生咸潮危害,这是珠江三角洲遇到的最严重的咸潮。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咸潮的直接诱因就是南粤大地连年干旱,但海平面的升高和人类的无序采沙也会加剧咸潮的蔓延。据此回答24~25题。 小题1:咸潮危害最容易发生在? A.过量抽取地下水的地区 B.沿海地势低平地区 C.河流入海口 D.多台风地区
| 小题2:以下措施可以减缓咸潮危害的是? A.修筑堤坝,抵御海水入侵 B.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 C.挖采河沙,疏通河道Y D.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多用河水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咸潮的定义可以判断咸潮危害最容易发生在河流入海口。 小题2:从咸潮的成因来看,可以减缓咸潮危害的措施是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认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也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就你所知,人类减轻泥石流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地形崎岖,地势陡峻,(坡面物质不稳定);地壳活跃,(地震、断层发育,碎屑物质丰富);气候湿润,降水量大。 (2)B地地质地貌与A地相似,但位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缺乏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 (3)毁林开荒;开矿;工程建设等。 (4)植树种草,恢复和保护地表植被;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杨家沟纵剖面治理措施图”完成各题。(10分)
 小题1:杨家沟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作用和?作用造成的。 小题2:杨家沟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且易多发,试加以分析说明。 小题3:试预测杨家沟地区治理后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参考答案: 小题1:流水、重力(2分) 小题2:夏季降水集中,易产生水土流失;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产生旱涝灾害;坡陡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该地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容易遭受寒潮,风沙天气影响;人类不合理开发行为加剧灾害的发生。(3分) 小题3:河流含沙量减少,河流调蓄能力加强;土壤肥力恢复,农业产量上升;灾害发生的几率减少;植被覆盖率提高;千沟万壑地表形态在改善。(5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形可知,主要是水土流失的问题分析。 小题2:自然灾害种类多且易多发从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 小题3:从土地的肥力,植被覆盖率,河流含沙量,自然灾害的频次等方面分析治理后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显示地质灾害在我国某两省区的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 ) A.黄河流域上游地区 B.长江流域上游地区 C.珠江流域上游地区 D.淮河流域上游地区
|
小题2:图示的甲、乙两城市分别是(? )
A.西宁兰州
B.贵阳南宁
C.郑州合肥
D.成都重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
小题1:图示地区为四川和重庆位于长江上游。
小题2:甲表示四川省会—成都;乙表示重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代 项目
| 20世纪 50年代
| 20世纪 60年代
| 20世纪 70年代
| 20世纪 80年代
| 20世纪 90年代
|
受灾人口 (万人/年)
| 242
| 743
| 859
| 1 226
| 1 590
|
受灾农田 (万公顷/年)
| 18.1
| 43.9
| 53.7
| 82.0
| 89.1
|
小题1: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
A.地震、洪涝、台风
B.海啸、风暴潮、干旱
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
D.台风、洪涝、暴雨
小题2:广东省受灾损失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原因是( )
A.寒潮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
C.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D.季风环流改变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地震和滑坡属于地质灾害,海啸和风暴潮属于海洋灾害,都不符合题干要求,每年春夏的强对流天气带来的暴雨、洪涝灾害和7~9月的台风灾害是广东常见的气象灾害;低温冷害、干旱、生物灾害等也常有发生。
小题2:广东属人口和经济密集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迁入较多,虽防灾能力有所加强,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却在加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自然灾害的基本分类,能结合广东省的地理位置判断影响该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并能结合材料分析影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等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材料和课本基本内容的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