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火山喷发属于自然灾害形成条件中的自然异变,是致灾因子之一。
小题2:火山喷发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故与太阳高度关系不大。
小题3:火山喷发释放的火山灰和有毒气体会污染大气、河流,熔岩流会毁坏森林、耕地。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自然灾害的形成因子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并掌握火山喷发的主要危害等内容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4—5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小题2:蝗灾是最严重的生物灾害,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灾害是( )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考察灾害的持续时间及其关联性。
小题1:图中④持续时间最长应该是旱灾(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偏少),①的时间很短,是地震爆发的特点。故选B。
小题1:蝗灾的产生是气候异常导致的,与旱涝灾害有关,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指出自然灾害的名称并据图说出该灾害形响力指数分布的特点。(4分 )
(2)试分析该自然灾害可能会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 6 分)
参考答案:
(1)台风(2分)?从东南沿海向内陆及北部地区递减;影响较大的地区位于东南部沿海、台湾岛及海南岛。(2分)
(2)台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可缓解早情;使温度降低,消除酷暑;大风能改善空气质量。(6分)
本题解析:
(1)从自然灾害的影响力指数空间分布判断,该灾害为台风;从图中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内陆及北部地区递减;影响较大的地区位于东南部沿海、台湾岛及海南岛。
(2)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所以受台风影响地区此季节高温,而台风发生时,多大风暴雨,所以其有利影响主要是可缓解早情;使温度降低,消除酷暑;大风能改善空气质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熔岩流是火山致灾的唯一原因?
B. B. 火山爆发百害无一利
C. 休眠火山是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D. 火山喷发一般发生在地壳的薄弱地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火山喷发是沿地壳的薄弱地带冲出地表的现象。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地理》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