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05 23:55:46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全球自然灾害及其损失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符号“□”“ ▲”所代表的自然灾害是( ) ①强风 ?②干旱 ③地震 ④洪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小题2:为减轻上述两种灾害损失,下列工程措施适宜的是( ) ①营建防风林 ②修建水库 ③跨流域调水 ④建设护坡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干旱、洪水等气象灾害,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出现的频率高而带来的损失最严重。图中“□”“▲”所代表的自然灾害损失最大。 小题2:修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能有效减轻洪水的威胁;跨流域调水能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可有效减轻干旱带来的损失。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以“全球自然灾害及其损失示意图”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全球自然灾害及对策。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洪水和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 (? ) A.江河上游地区 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 C.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 D.降水丰富的山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洪水通常是指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涝渍灾害由于大量降水汇集在低洼处长时间无法排除(涝),或者是地下水位持续过高(渍),使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含量降低,影响根的呼吸作用,使得作物减产、烂根、甚至死亡。所以本题选择河流下游低洼地区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分析回答(13分) 材料一:1983~1985年非洲经历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干旱。从北到南有34个国家遭受大旱,其中24个国家发生饥荒,1亿多人口受到饥饿的威胁。这次饥荒被联合国称为“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人类灾难”。 材料二: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
 (1)非洲多旱灾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3分) (3)分析A、B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4)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降水的特点分析其原因。(2分)
参考答案:(1)处于降水不稳定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干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燥少雨,田地耕作困难,(2分)有的年份,干旱季节时间延长,或是连续几年干旱,就会出现灾荒。(2分) (2)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落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答中其中1点得2分,答中2点得3分,共3分其他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3)A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2分)? B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2分) (4)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1分)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分析回答: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决定该年的主题是:地质灾害防治。要求各地在汛期前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教育宣传活动。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每年达数千人,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少部门、单位及个人不能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在生产活动、工程建设中不采取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人为诱发大量地质灾害;二是公民缺乏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防灾意识淡漠,一旦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常造成人员伤亡。 (1)地质灾害是指陆地环境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危及?的异常激烈的变化。 (2)宣传活动在汛期前开展的原因是?。 (3)主要的地质灾害有??、?、?、??等,其中,?是一种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4)文中提及的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和?。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是?。 (5)为了做好防灾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系统,另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体系。
参考答案: (1)地质?人类生命财产 (2)暴雨集中,易使滑坡、泥石流突发,因此要在汛期到来之前提高防灾意识 (3)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地震 (4)滑坡?泥石流?植树造林和实施护坡工程 (5)监测预警?政策法规
本题解析: (1)地质灾害是指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异常激烈的变化。 (2)宣传活动在汛期前开展的原因是暴雨集中,易使滑坡、泥石流突发,因此要在汛期到来之前提高防灾意识。 (3)主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其中,地震是一种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4)文中提及的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滑坡和泥石流。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是植树造林和实施护坡工程。 (5)为了做好防灾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另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点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 的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啸和风暴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那种灾害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 A.地震 B.台风 C.寒潮 D.蝗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蝗灾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我国历史上造成重大灾难的害虫首推蝗虫,曾经与水灾、旱灾一起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异常气候及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我国蝗虫灾害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