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地球绕日公转的周期(?)
A.1恒星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B.1回归年 365日6时9分10秒
C.1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D.1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以恒星为参照,地球公转的周期为恒星年,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不是公转的真正周期;而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周期。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恒星年和回归年的差异,地球自转周期和地球公转的周期差异等基础性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地区的线速度与毛泽东诗句中描述的“坐地日行八万里”最相吻合的是?
A.赤道附近
B.北纬300
C.南纬600
D.全球各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 球自转的线速度。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八万里=4万km,为赤道的长度,所以该地距离赤道较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度数,箭头所指为数值增大方向,并且Y=90°。读图完成
1.如果该图表示晨昏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在一年中的变化,则X的值为2.如果该图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则X的值为
A.23°26′
B.43°08′
C.46°52′
D.66°34′
E.0°
F.23°26′
G.66°34′
H.90°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因为目前的黄赤交角为23°26′,太阳直射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圈与纬线圈切点的纬度最低为66°34′,最高为90°。所以图中的X为66°34′。(2)该图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两次取到Y=90°,那该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且关于中间对称,可以推出该地纬度为0°,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小值为66°34′。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4)题。

(1)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
A.19日19时? B.20日19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2)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2070米? B.2270米? C.2570米? D.2670米
(3)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
A.白昼时间长? B.自转速度慢? C.自转周期长? D.正午太阳高度大
(4)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A.湄公河? B.莱茵河? C.亚马孙河? D.赞比西河
参考答案:(1)C?(2)B?(3)D?(4)A
本题解析:第(1)题,首先判断“长城站”所在的时区为西四区,区时较“北京时间”迟 12小时,再根据题干所给的时间,用减法可计算出正确答案。
第(2)题,地球表面纬度每间隔1°,其实地距离大约为111 km。从图中可看出“中山站”距南极点的纬度约20°多一点,通过乘法计算出的结果与B选项最吻合。
第(3)题,“长城站”的纬度较“中山站”低,其正午太阳高度总是较“中山站”大;“中山站”位于南极圈内,在南半球的冬半年,其白昼时间较“长城站”长;自转速度有角速度和线速度之分,“长城站”的纬度较“中山站”低,因此其线速度较“中山站”快,而角速度是相等的,两地均位于地球表面,自转周期应该相等。
第(4)题,“中山站”极昼期间是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的冬半年。湄公河位于东南亚地区,其流域内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河流处于枯水期;莱茵河位于西欧地区,其流域内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水量季节变化不明显,无明显的枯水期和汛期之分;亚马孙河流域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水量季节变化不明显,也无明显的枯水期和汛期之分;赞比西河流域主要属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此时正值湿季,河流处于汛期。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当北极圈上太阳终日不落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B.尼罗河河水泛滥
C.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D.北极考察的好时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北极圈上太阳终日不落,为夏至日,据此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