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气压的形成原理可知,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即甲、乙气压高于丙、丁气压;乙地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低,甲地气流下降,近地面气压高;高空气压变化和近地面相反,因此,气压由高到低依次是甲、乙、丁、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MN一线为北半球的低压槽线,且M处气压低于N处,则M处为低压中心,气流盛行上升运动,A错;此时MN一线附近可能形成冷锋天气,根据冷锋形成降水的特点可知:雨区位于锋后,即P地附近,则P地可能为连绵的阴雨天气,Q地此时处在冷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形成晴朗的天气;根据右手定则可以判断P地吹西北风,所以本题D正确。
【小题2】根据洋流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南半球大陆西岸即大洋东岸都是寒流;东岸即大洋西岸都是暖流。若MN一线为南半球大洋西岸的洋流,则该洋流为暖流,B正确;在全球洋流中,只有北印度洋的洋流受季风的影响,流向会随季节发生变化,A错;南半球大洋的西岸受向岸风的影响,形成下降补偿流,不能形成渔场,而南半球大洋的东岸受离岸风的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形成渔场,C错;暖流对所经过的海域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沿岸不会形成荒漠景观,而寒流对所经过的海域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沿岸容易形成荒漠景观,所以本题B正确。
【小题3】组成地表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进入大陆板块下端,往往形成海沟和群岛。马里亚纳海沟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所形成的;阿尔卑斯山脉是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红海是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大洋中脊是在大洋的中部,岩浆喷涌而形成的,所以本题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山地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年来,澳大利亚食用水产品出口增势迅猛。从1988-1989年度到2001-2002年度的13年间,出口总值由8700万澳元增长到16620澳元,增幅为91%。 大约90%的澳大利亚水产品出口到日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省、美国以及新加坡。
材料三:,库克海峡(Cook Strait)位于新西兰南岛和北岛之间。英国航海家J.库克曾到此考察而得名。库克海峡常年平均风力在10级以上。
(1)分别对比冬夏两季时珀斯与悉尼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9分)
(2)试分析澳大利亚渔业发达的原因?(5分)
(3)试分析冬季时,库克海峡风浪远大于巴斯海峡海峡的原因(6分)
(4)试分析M处气候成因(4分)
参考答案:
(1)夏季时悉尼大于珀斯,原因:
①悉尼受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影响(1分); ②悉尼地处大分水岭迎风坡,多地形雨(1分);
③悉尼受沿岸暖流影响,降水多(1分); ④珀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1分),
⑤珀斯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少。(1分)
冬季时悉尼小于于珀斯:原因:
珀斯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带影响,降水多(1分); ,
悉尼受来自大陆内部干燥的西北风影响,降水少。(1分)
(2)原因:
①四面临海,海岸线长(1分); ②大陆架面积宽广而浅,渔场面积广(1分);
③大陆西岸有上升流,饵料丰富,资源丰富渔业(1分)
④经济发达、捕捞养殖技术发达(1分); ⑤多港口,交通便利(1分);
⑥靠近东亚,市场广阔(1分)
(3)原因:
①库克海峡地处强盛西风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1分);
②库克海峡西北—东南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出现峡管效应(1分);
③库克海峡西侧海面平坦开阔,摩擦力小;(1分)
④巴斯海峡冬季吹偏北风,风向与东西向的海峡有较大的夹角,无法形成峡管效应,(1分);
⑤海峡北侧为澳大利亚的大分水岭,摩擦力大(1分);
⑥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1分);
(4)原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2分)
本题解析:
(1)夏季时悉尼降水多于珀斯。因为悉尼受来自海洋上的偏南风影响,地处迎风坡,而沿岸受暖流影响,因此降水多;而珀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再加上沿岸受寒流影响,因此降水少。
冬季时珀斯多于悉尼,因为珀斯受盛行西风带影响,降水多;悉尼受来自大陆内部干燥的西北风影响,降水少。
(2)渔业的发展原因我们既要分析自然因素,又要分析社会经济因素。澳大利亚是一个岛国,四面被海洋所包围,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大陆架面积宽广而浅,所以渔场面积广;大陆西岸又有上升流,把海底的营养盐类带至海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食物,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另外这里经济发达、捕捞养殖技术发达;多港口,交通便利;靠近东亚,市场广阔,因此这里渔业发达。
(3)冬季时,库克海峡风浪远大于巴斯海峡海峡主要是因为库克海峡地处强盛西风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库克海峡西北—东南走向与风向基本一致,出现峡管效应;库克海峡西侧海面平坦开阔,摩擦力小;巴斯海峡冬季吹偏北风,风向与东西向的海峡有较大的夹角,无法形成峡管效应;海峡北侧为澳大利亚的大分水岭,摩擦力大;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4)M地的气候成因类似于南亚季风的成因,7月为该地区的冬季,主要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角度分析当地的风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大气运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图示的冷暖气团的运动,A图冷气团主动进攻,判断为冷锋;B图冷气团后退,判断暖气团主动进攻,判断为暖锋;C图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判断为准静止锋;D图暖气团的进攻方向应为锋面的移动方向,故D图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气团运动判断冷锋和暖锋的差异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读图判断能力训练。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物体收入辐射能与支出辐射能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为上海某日某地地面辐射差额的日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该日的说法最可能的是
A.昼长为a→b→c时段
B.日出发生在a之前
C.日落发生在c之后
D.b为一天中气温最高时
【小题2】从图中可以发现:该地该日正值区阴影面积远大于负值区阴影面积,导致这种现象的影响因素有
①昼长因素 ②地面辐射 ③大气的散射 ④大气逆辐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辐射差额及一天中最高气温差异分析,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辐射差额正值最大出现在13时,辐射差额最大和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时间相差大致1小时,可推测出,辐射差额有负值转正值大致在日出前1小时,由正值转到负值的时刻一般在日落前1小时,结合选项B正确。
【小题2】该地该日正值区阴影面积远大于负值区阴影面积,说明物体收入辐射能明显大于支出辐射能,物体收入辐射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及大气逆辐射。昼长越长,地面收入的辐射越多;大气逆辐射越强,地面收入的辐射越多;地面辐射和大气的散射为支出辐射能,故选D项正确。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对辐射差额理解;影响辐射差额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试题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