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文化自身因素 D.时间因素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位置的特征。位于地中海沿岸,其气候就是地中海气候。选择B项。
小题2:本题考查文化的特征。来自不同文化区的各国领导人在重要会议的时候大多着西装出席,其影响是文化自身因素。选择C项。
小题3:根据题意可知,该地同时种植葡萄,也进行畜牧业发展。所以是混合农业。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 该图为?锋示意图,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
(2) 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前、 后)
(3) 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
参考答案:(每空2分)
(1) 暖锋?(2)自西向东
(3)锋前?(4)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暖。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古书云: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以下分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空气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晴朗的夜晚水汽含量大
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反映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下降,由于晚上天气晴朗则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故强烈降温导致容易出现霜冻。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抓住天气现象的变化,应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小明暑假到山东威海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图为房屋布局图。
【小题1】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
A.热力环流
B.大气环流
C.温室效应
D.季风环流
【小题2】此时,“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D.由南向北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房屋前有水泥地,后有植被,二者的热力性质差异不同。白天水泥地比有植被地区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风从有植被的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形成穿堂风。夜晚水泥地比有植被地区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区。风吹向植被区,形成穿堂风。所以最符合的是A。大气环流指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温室效应是指气温条件的改变,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形式,与穿堂风关系不大,B、C、D错。
【小题2】此时是白天,南侧的水泥地气温高,气压低。北侧的植被气温低,气压高,所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C对。
考点:热力环流的原理及运动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台风“圆规”大致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其强度还将略有加强,并于当晚进入东海东南部海面,之后逐渐向浙江北部到江苏中部一带沿海靠近,并于第二天白天擦过这一滞沿海北上。阅读材料,回答1—2题。
1、三个热带天气系统中
[? ]
A.“狮子山”可能给沿海地区带来更大灾害
B.“狮子山”中心气压最低
C.“圆规”带来的大风天气对我国近海的影响最大
D.“南川”可以明显地缓解我国东部地区的伏旱现象
2、关于“圆规”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向西北方向移动过程中强度加强的主要原因是途经海域水面温度逐渐升高
B.北上过程中,可能给山东省东部带来大雨或暴雨
C.向浙江北部靠近的过程中,杭州的风力加强,风向由偏北转为偏南
D.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大于“狮子山”和“南川”的原因是其形成海域纬度高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