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和经纬网。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故弹着点位于③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南半球的极地投影示意,据此完成5~6题。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南极臭氧洞最容易在南极地区出现的时间是9月~11月。近几十年,长城站附近南极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弧ACE为昏线,C为中点,弧AB与弧DE相等,A点纬度为700N,C点以东为东半球,此日A点处于冬半年。据此完成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A.3:20
B.9:20
C.15:20
D.21:20
【小题2】D点位于E点
A.正北
B.正西
C.东北
D.西北
【小题3】在E地建天文观测站,其最佳的天文观测时间是
A.7月前后
B.3月前后
C.1月前后
D.9月前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晨昏线、东西半球的判断和区时的计算,有图可知过C点的经线为20°W,也就是说20°W的地方时为18:00,那么两地的时差为(120°+20°)/15°=9小时20分,所以120°E的地方时为18:00+9:20=27:20。由于大于24小时所以减去24小时为3:20。选A。
【小题2】D点位于E点西北。因为由图可知晨昏线不过南北两极,故E位于D东侧,有纬度位置判断,E位于D南侧,综合分析D位于E西北方向。
【小题3】E位于南极圈内,7月前后南极圈内为极夜现象,故在E地建天文观测站,其最佳的天文观测时间是7月前后。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晨昏线、东西半球的判断和区时的计算等知识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晨昏线的判读、东西半球的判断和区时的计算、方向的判断、天文现象的观测时间等知识点,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C点所在经线时间的确定,可能有同学误判断为0时,这样小题1就易错选B。所以考试时包括平时练习时要细心,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受益终生。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乌鲁木齐市(43.5°N,87.5°E)某中学生在5月的某天11:00(北京时间)走进学校教学楼大门时,发现影子落在自己的正前方。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学校教学楼有甲、乙、丙、丁四个大门,该学生走进的大门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阳光结束照射该学生走进的大门时,地方时约为
A.13:20
B.14:50
C.15:20
D.15:50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乌鲁木齐市(87.5°E)东6区,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北京时间11:00,相当于乌鲁木齐9:00,此时太阳还在东边,图中甲应是大门。选A正确。
【小题2】学生进大门时,是乌鲁木齐市(87.5°E)地方时8:50;已知地球每15°走过1小时;再过6小时,太阳到达楼顶上方,阳光结束照射大门,应是14:50。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时间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大气运动》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