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完成题。
1.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份
别是2.在图示月份中
A.1月、2月
B.3月、4月
C.6月、7月
D.11月、12月
E.②地夜长超过10小时
F.三地中①地昼长最长
G.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
H.三地中③地昼长变化最大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南半球三地①②③白昼越来越长,说明南半球此时为夏季,故排除B与C选项,a、b两月比较,a月白昼长于b月。
2.在图示月份中①地昼长最短,②地昼长大于14小时,夜长小于10小时,昼长变化率①②③越来越大,①地昼长变化最小,③地昼长变化最大。
考点:主要考查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以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图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地方是
A.南极和北极 
B.南、北极圈
C.南、北回归线
D.赤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纬度越低,则变化幅度越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与纬度之间的关系即可简单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昼长与纬度关系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西安的节气是?。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ˊS)的昼长是_______小时。(4分)?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2分)
(3)此时M、K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大约是 ?。(2分)
(4)此日,正午日影朝向正南方的纬度范围是?。(2分)
 
	参考答案:
(1)夏至日? 0?(4分)
(2)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2分)
(3)23°26ˊ?(2分)
(4)23°26ˊN—66°34ˊS 和90°N(或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和北极点)(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分析:北半球昼长于夜,北极圈昼长达到24小时,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所以此时西安的节气是夏至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ˊS)的昼长是0小时。 
(2)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3)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关键是计算与直射点的距离,M点有太阳直射现象。M、K纬度差为23°26ˊ。所以此时M、K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大约是23°26ˊ。
(4)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为南方,所以此日,正午日影朝向正南方的纬度范围是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和北极点。
点评:根据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不同,确定二分二至日,其中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故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关于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时候均有一个交角
B.每天都重合一次
C.除二至日外均能重合
D.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晨昏圈把地球平分成昼夜两半球,阳光与晨昏圈是垂直关系,所以在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圈与经线圈都与赤道面垂直,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此时晨昏圈过极点,与经线圈的交角为0,A错。一年中只有两天,即春分日或秋分日能重合,B错、C错。只有D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