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长江上游山丘区水土流失加剧。图为长江上游降水侵蚀力分布图。

材料二:炼山就是人为控制的火烧,能彻底清除不适宜的自然植被和清理空间,是目前手段最简单,最迅速,最经济的营林措施。炼山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发展不炼山造林的技术非常重要。
材料三: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树冠大、高度较矮、树叶密度大、郁闭度高的林地拦截雨滴击溅的作用大,能延缓和分散降雨对地面的打击作用,水土流失量较小。
材料四:下面是南方某坡地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7块不同林地的试验径流小区,有1985-1997年连续统计的观测资料分析和侵蚀模数计算(下表)。不同经济林树种径流小区随树龄变化的水土流失特征,为红壤地区人工植被建设中的树种选择及抚育管理提供借鉴。
各径流小区年侵蚀模数? t(km2.年)
监测年限
| 1#小区
| 2#小区
| 3#小区
| 4#小区
| 5#小区
| 6#小区
| 7#小区
|
毛竹
| 林灌混交
| 杉木
| 稀柑
| 密柑
| 茶叶
| 松树
|
第1年
| 1380
| 100
| 3260
| 953
| 1628
| 103
| 14
|
第2年
| 83
| 90
| 50
| 22
| 427
| 293
| 90
|
第3年
| 3
| 5
| 7
| 6
| 1
| 357
| 55
|
第4年
| 1
| 2
| 1
| 0
| 0
| 62
| 12
|
第5年
| 2
| 6
| 0
| 0
| 0
| 177
| 8
|
第6年
| 8
| 5
| 1
| 0
| 0
| 211
| 23
|
第7年
| 1
| 6
| 0
| 0
| 0
| 367
| 32
|
第8年
| 3
| 0
| 0
| 0
| 0
| 262
| 34
|
第9年
| 9
| 0
| 0
| 0
| 0
| 447
| 66
|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上游降水侵蚀力分布图中,降水侵蚀力最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
A、盆地地区? B、年降水量最大地区?
C、地形起伏最大地区? D、山区与平原交接地区
(2)根据材料请例举炼山造林的优缺点。(10分)
(3)据表分析前5小区与6、7小区年侵蚀模数的变化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4)根据材料,请给长江上游红壤地区水土保持林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
参考答案:
(1)D(2分)
(2)优点:①炼山能较彻底清除不适宜的自然植被和清理空间,是目前清理简单、迅速、经济有效的手段
②炼山对土壤具有短期激肥效益,有利于林木早期生长
③炼山后降低虫病危害,病虫害严重的林木,炼山是切断其食物和寄主的重要手段。
(写对其中2点得4分)
缺点:①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降。②大量的有机质和养分损失。
③破坏土壤结构,水、土、肥流失严重。④污染空气。⑤加剧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水灾的发生。(写对其中3点得6分)
(3)前面5小区,每一种林地在栽培的前2年内水土流失量都很大,尤其是在第1年的水土流失强度最大。(2分)随着树龄的延长和郁闭度的增加侵蚀产沙量逐渐减少,部分年内几乎不产生侵蚀量。(2分)茶树和松树逐年变化小。(2分)
茶园是一种低矮的灌木林地,但因茶树每年要进行施肥和采茶等人为干扰程度较大,茶园坡地的水土流失量一直较大。(2分)松树林小区其侵蚀模数都很小,这与树冠的形状和郁闭度关系密切。(2分)(写对5点得10分)
(4)在水土流失地区,造林地应多保留原有的植被,减少炼山式的栽培方式,发展不炼山造林的技术;在林地栽培人工林时研究树种、栽培方式、密度等等;减少生产过程的人为干扰是减少水土流失的关键。(写对3点得6分)
本题解析:
(1)降水侵蚀率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因地形坡度大植被覆盖差,降水冲刷坡面,造成的侵蚀作用强。
(2)从材料中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炼山的优点:①炼山能较彻底清除不适宜的自然植被和清理空间,是目前清理简单、迅速、经济有效的手段,②炼山对土壤具有短期激肥效益,有利于林木早期生长,③炼山后降低虫病危害,病虫害严重的林木,炼山是切断其食物和寄主的重要手段。
缺点:①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②大量的有机质和养分损失;③破坏土壤结构,水、土、肥流失严重;④污染空气;⑤加剧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水灾的发生。
(3)从表中数据比较可知:前面5小区,每一种林地在栽培的前2年内水土流失量都很大,尤其是在第1年的水土流失强度最大。随着树龄的延长和郁闭度的增加侵蚀产沙量逐渐减少,部分年内几乎不产生侵蚀量。茶树和松树侵蚀模数逐年变化小。
因茶园是一种低矮的灌木林地,因茶树每年要进行施肥和采茶等人为干扰,使茶园坡地的水土流失量一直较大。松树林小区其侵蚀模数都很小,主要与松树的树冠形状和郁闭度关系密切。
(4)在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地区,造林地应多保留原有的植被,减少炼山式的栽培方式,发展不炼山造林的技术;在林地栽培人工林时研究树种、栽培方式、密度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3题。

1.若①②两条曲线分别为A、B两水文站在同一年内所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则该河流AB段的大致流向为(?)
A.由东往西流? B.由西往东流? C.由东北往西南流? D.由西北往东南流
2.按上题确定的河流AB段大致流向,若①②两条曲线分别为A水文站在1958年和1998年所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则该图中湖泊面积的变化趋势为(?)
A.增大? B.减小? C.基本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3.针对上题该湖泊面积变化的趋势,下列治理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退耕还湖? B.沿湖岸修建堤坝
C.下游河流裁弯取直,减轻洪水对湖泊容量的压力? D.进一步减小湖泊面积
参考答案:ABA
本题解析:湖泊对下游河流的流量具有调节作用,使其年际变化小,可知B为上游,A为下游。
A水文站河流流量变化说明湖泊调节作用减小,可反映出其面积在减小。
最合理的措施是尽量恢复该湖泊的面积,A选项符合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并不是为了 (? )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防风固堤,保护农田
C.抵御海浪.风暴潮
D.增加木材生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沿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突出生态功能。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阅读下图和材料,完成(1)~(3)题。
材料:黑龙江省904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最近提交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该省三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 000平方千米减少到目前的4 490平方千米。

(1)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2)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场
(3)湿地在维持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保持土壤肥力有重要的作用
②东北大规模开发湿地,有利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③湿地在维持水平衡方面有强大的功能
④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强大的功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D (2)C (3)B
本题解析:图中该平原是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湿地分布区,若进行开垦,首先应该排水。湿地具有很强的环境功能,目前三江平原的湿地相当一部分已被开垦,湿地的环境功能大大降低,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国家在此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