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2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极科考队于2011年11月2日从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出发,启动了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此次航程中,“雪龙”号科考船承担了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一船三站”的后勤保障和大洋考察任务。于当地时间2012年3月6日17时在中山站(经纬度约为690S,760E)启程回国。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 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等天体的研究。
(1)(2分)“雪龙”号启程回国时,北京时间为3月6日 ________时。
(2)(6分)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在___________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3)(2分)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
(4)(4分)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8分)简要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别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6)(6分)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分析其有利条件。
2、综合题 读下列有关瑞士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馆(右囤)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主题构思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菌的屋顶。在“自然空间”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瑞士“欧洲屋眷”、“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瑞士大量人口居住于城市周边的小镇,每天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到城市工作。
材料二:瑞士经济发达,但95%的原料、能源依靠进口。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4%、23.3%和72.7%。瑞士素有“钟表王国”、“金融帝国”和“会议之
国”之称,钟表制造十分发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全国共有银行6000余家,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瑞士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每年仅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就达6000个之多,2007年游客过夜数达3636万人次。

小题1:瑞士位居中欧,西接法国,南邻?(国家),北与?(国家)为邻。
?河是瑞士唯一通往北海的国际航道。
小题2:从地形和河流的特征看,瑞士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之称的原因是
小题3: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所占比重看,瑞士的第?产业很发达,在这一产业中,
?业、?业尤为突出。
小题4:根据材料一判断,目前瑞士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阶段。
小题5:从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分析瑞士成为“钟表王国”的工业区位条件。
小题6: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的许多设计展示了瑞士自然与人文地理特色,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列举两例说明。
3、单选题 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同,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资源也不同。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
A.农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
B.工业社会阶段——土地资源
C.后工业化阶段——气候资源
D.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
4、单选题 2009年1月27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80°25′S,77°06′E)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这是继长城站(62°12"S,58°57"W),中山站(69°22"S,76°22"E)之后,我国建成的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请回答4—6题。

小题1:中山站到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1000千米
B.1200千米
C.1400千米
D.16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