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大气的削弱作用包括反射、散射、吸收作用.散射作用有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由于大气分子和细小尘埃对波长较短的蓝紫波散射作用较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看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在水平方向上,空气总是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所以气压甲>乙>丁>丙,D对。A.B.C错。
【小题2】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图示显示的是城市环流,a是由郊区吹向城市的风。从环境角度考虑,有大气污染的工厂不适宜建在甲处。水泥厂有大气污染,不宜建在甲处,B对。造纸厂、家具厂、电子厂没有大气污染,只考虑大气污染情况,A.C.D可以建设。
【小题3】全球变暖的直接原因是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而由于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故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引起全球变暖。
考点:本题组考查热力环流、全球气候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形成了丰富的降水;气流源自海洋,使当地增温。
(2)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在飓风影响的季节,多暴雨和风暴潮;M 河支流多,汛期上游来水量大。
(3)两地纬度位置都较低(两地都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两地都位于河流三角洲,两地河网密度都较大,排灌方便;两地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
(4)S 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2年11月9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计将给我国西北和华北带大风降温天气。回答下列问题。1.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时间是2.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大的是
A.春季和冬季
B.冬季和秋季
C.秋季和春季
D.夏季和秋季
E.四川盆地
F.准噶尔盆地
G.塔里木盆地
H.柴达木盆地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寒潮能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其影响季节是春季、冬季和秋季,因春季是农作物的返青季节,秋季是农作物的成熟季节,所以对农作物危害最大。故选C。
2.准葛尔盆地离冬季风的源地最近,所以受寒潮的影响最大;而四川盆地纬度低,北侧有高山的阻挡;塔里木盆地有天山的阻挡;柴达木盆地地势高。故选B。
考点: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