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06 00:37:30
【 大 中 小】
|
1、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试判断图中索马里半岛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2)图中丙区域湖泊众多,且多为深水湖,请指出该地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当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时,就会产生浓雾,并对交通造成较大的影响。试分析索马里半岛东部海域7月经常出现浓雾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以高原为主,沿海为平原(2分)依据等高线数值(海拔高度)、疏密状况信息判断(2分) (2)地处东非裂谷带(板块张裂处),地壳下陷,积水成湖(4分) (3)7月气温较高,海域上空水汽充足;(2分)海域中(下垫面)有寒流经过,降温促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该图等高线特征(数值、疏密状况等)判断地形类型。索马里半岛等高线分布较稀疏,海拔较高(1000米以上),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地形,沿海地区是海拔较低的狭窄平原。 (2)丙位于东非大裂谷带,由于板块张裂,地壳下陷,形成典型的地堑,积水成湖,且多为深水湖泊。 (3)浓雾的产生需要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而空气中的水汽要达到过饱和状态,可通过降温和增加水汽的途径达到。结合右图,索马里半岛东部海域7月有大致自南向北的一支寒流经过,洋面上7月温度较高,蒸发旺盛,近地面空气水汽含量较多,加上寒流降温作用,所以出现浓雾。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为某地区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国家贫困,水利设施差?③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 气温高,山地冰川融化量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 小题2:a、b两河流域之间的山脉,其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地形 D.降水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从气候、地形和河流等因素分析,由于甲国位于恒河下游,地势低平,且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故多洪涝灾害。 小题2:雪线高度主要受气温和降水量影响,a、b两河流域之间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脉,其南坡为向阳坡,气温较高,故雪线应该较高,但南坡雪线较低,主要是由于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故雪线低。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考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洪涝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和影响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根据所给材料和图,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珊瑚虫生长需要的能量主要靠它们体内与其共生的单细胞藻类虫黄藻提供。虫黄藻的共生和光合作用是珊瑚礁存在的必要条件,然而虫黄藻需要生长在22 ℃~30 ℃且有一定盐度的海水中。
 (1)图中A、B、C三海域中有珊瑚礁分布的是________,试分析其他两处没有珊瑚礁分布的原因。(3分) (2)下图能反映甲图中P地气候的是________,该气候与美国东南部气候类型相同,但该气候在甲图中的分布面积远小于美国东南部,试从影响气候的诸因素方面对此现象进行解释。(4分)
 (3)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人口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1)C(1分)? A海域有上升的强冷洋流,降低了当地的水温(1分);B海域有亚马孙河大量淡水注入,降低了海水盐度,都不适合虫黄藻的生存,因此没有珊瑚礁分布(1分)。(共3分) (2)①(1分) 地形上:澳大利亚受大分水岭影响,海洋水汽较难深入内陆;美国东南部平原广阔,海洋水汽可直接深入内陆。(1分)洋流上:东澳大利亚暖流势力较弱,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1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上:北美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比澳大利亚大,季风显著。(1分) (共4分) (3)沿海地带气候适宜(1分),交通便利(1分),欧洲殖民者都首先到达这里,开发较早、经济基础好(1分)。(共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需要注意虫黄藻适宜的生长环境,即对温度和盐度的要求。第(2)题, P 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第(3)题,需要考虑影响人口分布的区位因素,如地形、气候、交通和历史条件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俄罗斯地形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叶尼塞河以东是?高原。乌拉尔山脉以东是?平原,该平原上用图例标注的油田叫? 油田。 (2)B指港口?。 (3)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三大河流为何自南向北流?(1分) (4)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这三大河流的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为什么?(2分) (5)每年3~4月,当三条河流的上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上升到0℃以上时,三条河流都会发生河水泛滥,河流两岸形成大片沼泽地,为什么这时河水不全部流人北冰洋呢?(1分) (6)形成西伯利亚地区大面积沼泽的原因有多种,除河水泛滥外,还可能有什么原因?(2分)
参考答案:(10分) (l)中西伯利亚 ?西西伯利亚 ?秋明 (2)圣彼得堡 (3)西伯利亚地区地势是南高北低,所以三条河自南向北流。(1分) (4)一是由于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农作物无法生长;? 另一方面河流两岸及下游地区广布沼泽,无法进行耕作。(2分) (5)因为河流入海口纬度高,气温低,上游化冻时,入海口仍旧结冰,河水流动不畅。(即发生凌汛现象)(1分) (6)气温低,蒸发弱;? 地下永久性冻土,水分不易下渗;? 没有水库蓄水。(答对2点即得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3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新加坡气候资料,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 (2)新加坡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据图文材料概括,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自然原因。(4分) (3)新加坡是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人口约500多万。据上述文字材料概括,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社会经济原因。(4分) (4)根据图文材料可知,由于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为了阻止海水倒灌,该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除上述措施及?(根据临海角度)、废水回收利用外,该国还向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其主要原因是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6分) 新加坡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居住问题 (5)根据该国2008年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图,概括该国公共住房的分布特点。(2分)
 据图可知,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和 ?。(4分) 地铁通常指地下铁路;狭义上专指在地底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是大城市交通中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 (6)根据上面的图文材料,概括新加坡大力发展地铁的原因。(6分)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土地、电力等生产成本上升,加上我国中西部地区自身在承接产业方面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不足等问题,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出现一种新趋势,由以往一味向北边内陆地区转移,开始向南边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7)简要分析我国珠三角地区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终年高温多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4分) (2)四周环海,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陆地上储存地表水、地下水等淡水条件差;河流短小(4分) (3)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4分) (4)修建水坝?海水淡化?海峡 (5)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6)(6分)新加坡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大;(2分) 大力发展地铁,节省土地,将铁路建于地底可节省地面空间;(2分) 铁路建于地底,可减少地面噪音;(2分)减少干扰,行驶路线不与其它运输系统重;(2分) 节约能源,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2分) 减少污染,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2分)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7)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土地、电力等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逐步下降; 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不足,使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吸引力不足; 东南亚土地和劳动力廉价;东南亚环境优美,环境质量好; 东南亚国家纷纷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到东南亚投资建厂。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本题解析: (1)读新加坡气候资料图可知,新加坡各月平均气温约30度,降水量大,年降水量超过2000mm,属于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成因是位于热带,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2)新加坡是个岛国,四周环海,国土面积小,约640平方千米。面积小,导致河流短小。岛上地势低平,陆地上储存地表水、地下水等淡水条件差。所以缺水。 (3)结合前面材料,从自然因素看,新加坡是个缺水的国家。由题干内容可知,新加坡面积狭小,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这些社会因素,进一步加剧了缺水的情况。 (4)为解决海水倒灌的问题,新加坡采取了修建水坝的措施。 为了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新加坡还采用了海水淡化 技术。废水回收再利用技术,还经过狭窄的柔佛海峡,向马来西亚购买淡水。 (5)公共住房建设,主要为方便人们的生活、工作、购物、娱乐等,便于人们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所以要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 (6)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新加坡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大力发展地铁,可以节省地表的土地,将铁路建于地底可节省地面空间。还可减少地面噪音,减少干扰,行驶路线不与其它运输系统冲突。建地铁可以节约能源,地铁车速度稳定,还能大量节省通勤时间。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7)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促使我国经济增长快,经济水平比东南亚国家高,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土地、电力等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逐步下降。要求进行产业升级。 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不足,致使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不足。东南亚地区土地和劳动力廉价,环境优美,环境质量好。东南亚国家纷纷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到东南亚投资建厂。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