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3题。

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2.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3.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参考答案:1、B
2、D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森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155m)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阅读上述文字,完成第1~4题。
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艾丁湖海拔高度为-155m,这一事实可以推理出的直接结果是
[? ]
A.位于第三级阶梯
B.外力侵蚀作用强烈
C.位于向斜中心部位
D.多年平均汇水量小于多年平均蒸发量
3.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 ]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源减少
4.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
B.冰雪融水量不足
C.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D.围湖造田
参考答案:1、A
2、D
3、B
4、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 
1、能正确反映华北地区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的曲线是
[? ]
A、甲曲线
B、乙曲线
C、丙曲线
D、丁曲线
2、图中地下水位最低值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
A、工业生产用水量大
B、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C、沙性土壤,渗漏严重
D、伏旱严重,降水少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处受流水作用显著从而形成的地貌分别是

[? ]
A、山麓冲积扇、高山峡谷地形、喀斯特地形
B、山麓冲积扇、喀斯特地形、高山峡谷地形
C、高山峡谷地形、喀斯特地形、山麓冲积扇
D、喀斯特地形、高山峡谷地形、山麓冲积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1—2题。

1.对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都是我国的大盆地,而且气候都很干旱
B.乙地南面的山地北坡降水较南坡多
C.甲地属亚热带,乙地属暖温带?
D.两区域都是我国的外流区域,水循环活跃
2.对图中甲、乙所在地区自然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光照、热量丰富;乙地风能资源丰富
B.甲地水能资源丰富;乙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C.甲地农业用地中耕地丰富;乙地草场面积广大
D.甲乙两地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