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地壳运动较稳定状况下的河流上游至下游下蚀速度与侧蚀速度关系示意图(虚线abcde为实际线)。完成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了河流的下蚀和侧蚀。
【小题1】“V”形谷多分布在河流上游,是流水强烈的下蚀作用形成的,图中ab和bc段下蚀作用较强。
【小题2】abc段侧蚀作用小于下蚀作用,即该河段以下蚀作用为主。b处下蚀作用最强,可能是落差大,也有可能是流量大。
【小题3】f处无下蚀作用,df段以侧蚀作用为主,说明在该河流的下游,以侧蚀作用为主,下蚀作用很小。这些特点与黄河下游相近:为地上河,河床高,以侧蚀作用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所绘的是有着“海下兵马俑”之称的海下石林。一组组多边形的岩柱排列整齐,仿佛严阵以待的军列。岩柱垂直于冷切面和地面,岩柱的高度等于熔岩流的厚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该岩石形成有关的是( )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 D.流水侵蚀
【小题2】该岩石属于(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岩柱垂直于冷切面和地面”“岩柱的高度等于熔岩流的厚度”及图中岩石的形状特征即可判断出,该类岩石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所以本题选C。
【小题2】 结合上题分析可以判断该岩石为岩浆岩,而从图中各箭头的指向可以判断a和c分别表示沉积岩和变质岩,b表示岩浆岩,d表示岩浆,所以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地壳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判断,该地区岩石从成因上划分应为 岩。
(2)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在正常情况下,图中从A到D四种地层代表的地质年代关系是 (填序号)。
a.由新到老 b.由老到新 c.新老交替 d.无法确定
(3)地点①②③中,在A到D代表的地质时期,地壳一直处于下沉,接收沉积的是地点____________(填数字番号),地壳运动经历了先降、后升、再降这一过程的是地点____________(填数字番号)。
参考答案:(1)沉积 (2)b (3)① ③
本题解析:
第(1)题,根据岩石特征可知,岩石有层理结构,含有化石,所以是沉积岩。
第(2)题,根据沉积的先后顺序可知,图中从A到D四种地层代表的地质年代关系是由老到新。
第(3)题,根据岩层结构推理可知。地壳只有下沉才沉积,因此地点①②③中,在A到D代表的地质时期,地点①地壳一直处于下沉,接收沉积的是地点①。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沉积岩的特征、会根据不同地质时期对应岩层判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地壳运动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2分)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 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与河谷的宽度成负相关。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春季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进行漂浮木材);另一种是陆运,冬季用马拉木材在积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1)据材料分析甲城市所在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
(2)在未修公路、铁路前,M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5分)
参考答案:
(1)纬度高,热量不足;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多山地,平原狭小,不便耕作。(3分)
(2)河流的流向与木材的运输方向一致(2分);河流密度大;河流平直,流速快,流程短;河流水量较为充足,利于浮运(4分)
(3)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2分); 西部海岸曲折,多峡湾;湖泊广布,东部形成冰湖群;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多位于河流中上游。(3分)
本题解析:
(1)读图,甲城市位于挪威,该国所在纬度高,热量不足。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图中可看到,该国多山地,平原狭小,不便耕作。所以农业不发达。
(2)M国位于高纬度地区,内地林区地势高是河流的发源地,河流的流向与木材的运输方向一致,适合浮运。图中可看到,该地区河流密度大,河流平等排列,河道通直。落差大,水流流速快,流程较短。该地降水丰富,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河流水量较为充足,有利于浮运。
(3)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有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由于 冰川的侵蚀作用,西部海岸曲折,多峡湾景观分布。东部湖泊广布,形成冰湖群,芬兰有千湖之国的称号。东部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多位于河流中上游。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木材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成因,外力作用类型及地形形成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