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北京时间2010年10月26日21时45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了远月点100公里、近月点15公里的月球虹湾成像轨道,为在虹湾区拍摄图像做好准备。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伦敦(0时区)正处在深夜
B.此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C.此季节旧金山炎热干燥
D.此图有三级自然天体系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2010年10月26日21时45分,0时区时间是26日13时45分,正是中午时间,A错。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向南移动,B对。旧金山是地中海气候,此时是冬半年,气候温和多雨,C错。图中只有太阳系、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D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根据你对各类天体系统的认识,判断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天体系统的是(?)
A.星云
B.月球
C.仙女座
D.太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定义。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等。而天体系统是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形成的,如地月系、太阳系等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10分)。

(1)在图中用a字母标出地球的轨道。
(2)用箭头在图上表示九大行星绕日运动方向。
(3)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 )
A.水星 B.地球 C.天王星 D.海王星
(4)下列行星属于巨行星的是( )
A.水星 B.金星 C.土星 D.火星
(5)下列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A.金星 B.土星 C.木星 D.海王星
参考答案:
(1)由内向外第二个黑点代表的天体为a。
(2)逆时针画箭头
(3)D
(4)C
(5)A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太阳系行星分布。根据图示,距太阳由近到远的第三颗行星为地球。
(2)本题考查行星公转方向。根据图示,逆时针为八大行星公转方向。
(3)本题考查太阳系行星的位置。根据太阳系示意图,可知距太阳最近的行星为水星。故答案为D。
(4)本题考查行星的分类。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可以把行星分成三类,即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其中,木星、土星属巨行星,水、金、地、火属类地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属远日行星。故本题答案为C。
(5)本题考查行星的分类。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可以把行星分成三类,即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其中,木星、土星属巨行星,水、金、地、火属类地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属远日行星。故本题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灾难片大师罗兰·艾莫里奇最新执导的史诗巨片《2012》,于2009年11月13日零时全球同步首映。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影片特效太过逼真,为了防止影迷信以为真,美国宇航局特别发表了一份声明,阐明了2012年12月21日绝非“世界末日”,并呼吁观众切勿因沉迷科幻电影而杞人忧天。但据科学家预测2012年前后正是太阳活动24周峰年,太阳活动可能异常猛烈。据此完成问题。1.太阳活动是2.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是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
E.2000~2001年
F.2022~2023年
G.2006~2007年
H.2087~2088年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1.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A错误;太阳活动主要发生于太阳的大气层,B错误;由于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故太阳活动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关系,C正确。
2.太阳活动的周期约11年,则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在2011—2012年之前的11年。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神奇的“提丢斯-波德”定则
提丢斯-波得定则(Titius-Bode law),简称“波得定律”,是关于太阳系中行星轨道的一个简单的几何学规则。 它是在1766年德国的一位中学教师戴维·提丢斯(Johann Daniel Titius)发现的。后来被柏林天文台的台长波得(Johann Elert Bode)归纳成了一个经验公式来表示。
(1)日地距离149.6×106千米被称为1个天文单位。把其它行星距日的距离用天文单位表示,填在下表中:
?
|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
|
距太阳的距离 (106千米)
| 57.9
| 108.2
| 149.6
| 227.9
| 778.0
| 1472.0
| 2870.0
| 4496.0
|
天文单位
| ?
| ?
| 1
| ?
| ?
| ?
| ?
| ?
|
(2)1766年,德国的提丢斯提出,行星同太阳平均距离的经验定律。取一数列0,3,6 ,12,24,48,96,192……,然后将每个数加上4,再除以10,就可以近似地得到以天文单位表示的各个行星同太阳的平均距离。(此时人们只知道太阳系中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大行星)。请按公式计算,并将结果与上表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知道可能为什么吗?
(3)1772年德国的波得,在提丢斯的基础上,公开发表所总结的公式:an=0.4+0.3×2n-2,式中an是以天文单位表示的第n颗行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n是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但水星n=-∞为例外)。1781 年,英国天文学赫歇耳宣布,他在无意中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大行星—天王星。请按公式计算,并将结果与上表比较,符合程度如何?
(4)请按上述任一公式计算海王星,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程度如何?提丢斯-波德定则到底有何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已渐渐淡忘了它,但不管怎样,提丢斯-波德定的理论成为了人们孜孜以求的世纪之谜......
参考答案:
(1)0.39 0.72 1 1.52 5.20 9.8 19.18 30.05
(2)0.4(水) 0.7(金) 1(地) 1.6(火) 2.8 5.2(木) 10(土) 2.8处没有行星,可能是行星爆炸,目前我们人类在此发现了小行星带。
(3)19.6 较符合
(4)38.8?较不符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