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由于长期以来,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锐,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据此回答下题。1.在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有差异,下列地区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2.要对云贵高原石漠化土地蔓延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三北”地区→荒漠化
B.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
C.河流下游与近海→水污染
D.京津唐工业区→重酸雨区
E.地理信息系统(GIS)
F.全球定位系统(GPS)
G.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H.人工科学考察
2、单选题 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国得肺炎,老挝咳嗽”这种现象体现了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A.科技开发和应用呈国际化趋势
B.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C.发展外贸与保护民族工业是根本对立的
D.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 交通可以缩小时空距离。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不同地域间相互交流,联系。实现互补。今日世界交通运输联系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扩大到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交通建设要受控于地理环境,亦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
? 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秦国曼谷,长达1850千米,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地地域差异铸就了这条斑斓的彩带。
(1)运用所学交通运输网知识、地域差异地理知识,说明昆曼公路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并列举两例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2)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4分)
(3)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的区位优势有哪些?(3分)
(4)东北是我国最大林区,长期以来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采伐以皆伐为主等;合理开发建设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等。(3分)
5、单选题 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1.对目前世界森林主要分布区,叙述正确的有
①低纬度 ②中纬度 ③中高纬度?④高纬度2.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原始森林面积最大的两种类型分别是
①热带雨林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 ④亚寒带针叶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