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由于长期以来,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锐,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据此回答下题。1.在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有差异,下列地区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2.要对云贵高原石漠化土地蔓延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三北”地区→荒漠化
B.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
C.河流下游与近海→水污染
D.京津唐工业区→重酸雨区
E.地理信息系统(GIS)
F.全球定位系统(GPS)
G.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H.人工科学考察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在不同的地区因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分别出现了不同的环境问题。“三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区,植被一旦被破坏极易产生土地荒漠化;南方丘陵地区,坡度大,降水多且集中,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河流下游与近海往往是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水污染现象司空见惯;京津唐工业区位于北方,降水少,空气中的浮尘显碱性,不会成为我国的重酸雨区。
2.云贵高原的石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其变化的研究,最好是借助于地理信息技术中的遥感。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国得肺炎,老挝咳嗽”这种现象体现了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A.科技开发和应用呈国际化趋势
B.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C.发展外贸与保护民族工业是根本对立的
D.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根据“泰国得肺炎,老挝咳嗽”,说明东南亚的经济联系紧密,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 交通可以缩小时空距离。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不同地域间相互交流,联系。实现互补。今日世界交通运输联系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扩大到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交通建设要受控于地理环境,亦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
? 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秦国曼谷,长达1850千米,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地地域差异铸就了这条斑斓的彩带。
(1)运用所学交通运输网知识、地域差异地理知识,说明昆曼公路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并列举两例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昆曼公路与成昆铁路连接,构成了四川出海(与东南亚联系)的又一条通道;四川与东南亚(或泰国)分别位于亚热带、热带、物产(或自然、人文景观)差异显著,互补性强,该公路为两地贸易的发展(或旅游合作)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2)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北部冬暧夏凉、南部终年高温,沿线地区降水丰沛,气候垂直变化大;河流纵列分布(或山河相间),流向自北向南,水能资源丰富;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广布,生物具多样性。
(3)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间),地质条件复杂(或喀斯特地貌发育),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
生态环境问题: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加剧;原始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任举两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2)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4分)
(3)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的区位优势有哪些?(3分)
(4)东北是我国最大林区,长期以来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采伐以皆伐为主等;合理开发建设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等。(3分)
参考答案:
(1)山东人多地少,自然灾害多;(1分)?山东经济增长迅速,人均收入超过黑龙江省。(1分)
(2)有利: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1分)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1分)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1分)
不利:增加了交通、卫生、教育、环保、计生、住房困难。(1分)
(3)地处东部沿海,改革开放时间早;(1分)水陆交通便利;(1分)利于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1分)
(4)采育失调;(1分)坚持合理采伐 ;(1分)积极营造人工林(1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结合当时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环境进行分析,东北地区自古为地广人稀的地区,耕地资源丰富;而山东在古代为富庶之地,导致人口激增——出现“闯关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沿海的山东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超越黑龙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业就会多。
(2)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不利影响,人口增加,管理难度加大;住房、教育、计划生育等问题突出;有利,提高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和交流;推动二三产业发展。对迁出地:不利:人才和劳动力流失;土地荒芜;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有利:文化交流;缓解土地压力等。关键从对城市化、资源、环境、土地等经济、社会、生态层面分析。
(3)分析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的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当地的发展水平分析。如位置优越,紧靠海洋,交通便利,同时近日本和韩国,对产业转入有位置上的优势;改革开放的国内背景;产业转移和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农业和工业基础较好,企业协作性好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1.对目前世界森林主要分布区,叙述正确的有
①低纬度 ②中纬度 ③中高纬度?④高纬度2.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原始森林面积最大的两种类型分别是
①热带雨林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 ④亚寒带针叶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④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图示分析,目前世界森林的主要分布区集中于低纬度和中高纬度地区。
2.结合图示的纬度位置和世界主要森林类型的分布判断,目前世界主要的森林类型为低纬度地区的热带雨林和中高纬度的亚寒带针叶林。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为主要的人类农业生产区域,故原始森林基本已不复存在而以人工林为主。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森林的分布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能直接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并能结合人类活动对植被分布的影响等内容分析即可。注意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