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该地区人口迁入较多的为青壮年劳动力,所以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经济因素。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图中甲婴幼儿的迁移和青壮年的迁移有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造成了人才流失;对迁入地的影响: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能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现象属于人口流动的是(?)
A.三峡库区移民
B.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民工流”
C.“安史之乱”引发我国北方人民大规模南迁
D.老城区的拆迁户乔迁新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人口流动是指短时间的离开居住地的人口移动现象。20世纪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大人口流动——“民工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完成8~10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入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
小题2:若此图表示改革开放后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A.四川 广东
B.湖北 重庆
C.河北 山东
D.新疆 内地
小题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D.甲地优美的环境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小题1: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而形成的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迁移,C项符合。
小题2:改革开发后,我国的民工迁移也主要是受经济因素影响,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表现为由中西部内陆向沿海迁移,故A项符合。
小题3:形成人口由甲向乙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甲乙两地的经济发展差距。A项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