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城市与地理环境》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三)
2019-06-06 01:10:50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及其郊区土地利用图,该城市位于东经116°,6月22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5°26′。据此回答1—2题。

1、该城市计划在①②③④处的空地上新建一些工厂。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考虑,其中布局合理的工厂是
[? ] A.①处建机修厂 B.②处建水泥厂 C.③处建电视机厂 D.④处建化工厂 2、从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分析,该城市的郊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①利用当地气候优势条件,大力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并发展相关的加工工业 ②实现农林牧渔各业均衡发展 ③在城市近郊重点发展蔬菜、乳肉禽蛋生产基地,在远郊发展粮棉生产基地 ④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
[? ]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单选题 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
时间(年)
| 1949
| 1954
| 1978
| 1980
| 1990
| 1996
| 2000
| 2002
| 2006
| 2008
| 城市人口比重%
| 10.6
| 15.4
| 17.9
| 19.4
| 26.4
| 29.4
| 36.2
| 39.1
| 43.9
| 45.7
|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 B.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C.我国己经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的发展
| 小题2:根据本次会议精神和中国的现实情况,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是 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 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 D.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3、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由1990年的上变为2008年的上,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________ 。 (2)该城市工业向开发区集聚有利于_____________。 (3)与1990年相比,2008年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主要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推动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4、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下图是“我国城镇化水平和城镇人口重心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显示我国城镇人口重心与城镇化水平重心均分布在( ) A.河南省 B.陕西省 C.湖北省 D.江苏省
|
小题2:2000年以来,二者重心均向西偏南移动,其首要影响因素为(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国家政策的支持
C.能源资源的开发
D.交通运输的改善
小题3:我国推动城镇化,最终要实现( )
A.土地城市化
B.人口流动化
C.城乡一体化
D.农业工业化
5、单选题 下列国家中,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 ]
A、泰国
B、英国
C、印度
D、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