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28分)云南省是我国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省份,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云南省简图

材料二:云南省六大流域水土流失的分布状况

(1)从内、外流区的类型看,云南省为____区。云南的省会A夏季凉爽,其原因是____。云南省地势的基本特点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8分)
(2)云南省六大流域中,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最高的是________流域。(4分)
(3)分析云南省植物种类丰富的自然原因。(8分)
(4)为了治理水土流失,云南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8分)
参考答案:
(1)外流;纬度低,海拨高;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8分)
(2)长江流域;红河(4分)
(3)原因:北回归线穿过;地跨热带、亚热带;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西部有高大山脉;垂直地域分异显著;气候类型多种多样等。(8分)
(4)治理对策:①(封山育林)保护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④调整农业结构;⑤实施生态移民。(8分)
本题解析:
(1)从内、外流区的类型看,云南省内的河流都最终流入海洋,所以为外流区,云南的省会A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上,纬度低,海拔高,夏季凉爽,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云南省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2)此问简单,云南省六大流域中,从材料二可知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最高的是红河流域。
(3)云南省植物种类丰富的自然原因主要包括位置、气温、降水、地形、地域差异等方面。北回归线穿过云南省,该省地跨热带、亚热带,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同时西部有高大山脉,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因而云南省气候类型多种多样等。
(4)云南省地势崎岖不平,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为了治理水土流失,云南省可以采取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保护植被、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和实施生态移民等方面。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漫画所示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我国的(?)

A.东北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环境问题。图示反映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可能出现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以下主张和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
A、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B、发达国家应停止过度消费
C、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人口的零增长
D、各国在开发本国自然资源时,确保不对其它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而研究环境技术效率对其是十分有益的。表中通信行业环境技术效率为1,说明该行业实现了产业增长与资源少投入、污染低排放的理想水平。表1为1999一2007年制造业环境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回答1~2题。
?
1.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国家特别重视轻工业发展
B.2005年是轻重工业环境技术效率的转折点
C.劳动密集产业转移到落后地区就是污染的转移
D.制造业正在朝着“理想水平”方向发展
2.下面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是
①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②发展公共交通
③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建立照明系统
④资源使用和环境破坏的成本都由使用者自己承担
⑤国家节能降耗政策
⑥在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 ]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0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下列哪项不属于节约型发展道路(?)
A.多产出,高经济增长
B.重视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C.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D.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