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某地区农作物和植被的垂直分布图”,完成1—3题。

某地区农作物和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1、下列四个地区符合图示的是
[? ]
A.浙闽丘陵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2、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可以看作
[? ]
A.立体农业
B.热带园艺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畜牧业
3、若要观测该地区的植被顶部及部分侧面的形状、阴影及植被类型,主要利用的现代技术手段是
[? ]
A.全球定位系统(GPS)
B.决策支持系统(W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遥感(RS)
参考答案:1、B
2、A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形势,近几年影响①地耕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2.我国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酸雨?②水土流失?③土地荒漠化?④臭氧层破坏
A.非农占耕
B.水蚀毁耕
C.生态退耕
D.灾毁耕地
E.①②
F.③④
G.②③
H.①④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①位于我国林牧过渡地带,耕地面积的减少主要是生态退耕。故选C。
2.我国生态破坏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酸雨属于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为全球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回答:

(1)描述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__,C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___。
(3)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___________地带性规律,该分异规律是以______为基础的。
参考答案:(1)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小,越往东距海越远,受海洋湿润气流(夏季风)影响越小,降水越少。
(2)温带草原;荒漠(或干旱草原、荒漠草原)
(3)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东方网2010年10月23日消息: 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23日在安徽蚌埠举行。结合该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关于安徽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作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南、北方的分界线
D.治理重点是流域防洪除涝
E.马鞍山是著名的铜矿产地
F.2007年夏季风来得早,去得迟,洪涝严重
G.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
H.淮河流域水土资源的配合优于长江流域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我国耕作业和畜牧业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古长城一线;而淮河两侧为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都是耕作业区。故A项错误。
2.A项马鞍山是著名的铁矿产地,错误。B项根据图示2007年夏季风的影响判断为,夏季风较平均年份来得迟;错误。C项图示反映城市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正确。D项淮河流域土地资源丰富,但降水较少,其水土资源配合不如长江流域,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10年新年以来,渤海和黄海北部出现30年来最严重海冰冰情,下图为我国海洋局发布的2010年1月22~26日海冰警报示意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渤海海冰的分布特点是
[? ]
A、从南向北海冰面积逐渐增大
B、由东向西海冰厚度逐渐增大
C、海冰的厚度随海水深度而增加
D、海湾处海冰面积大于其他地区
2、下列区域,不易形成海冰的是
[? ]
A、淡水注入的河口
B、风浪较大的岬角
C、风平浪静的海湾
D、深度不大的浅海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