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下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判断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1976年寒潮频次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
(2)春季和秋季? 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秋季主要为收获季节,农作物受冻减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0℃,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当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为“冻雨”。下图是2011年1月2日~3日我国冻雨区预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省是我国出现冻雨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重的省份。从天气系统和地形两方面分析其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冻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冬季,A省处在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内,阴雨天多;海拔高,气温低,出现冻雨的概率高(或答地势西高东低使冷空气受阻挡而集聚)。
(2)路面结冰,影响交通;输电设施结冰,电线被压断,影响输电;危害越冬作物生长,导致农业减产;树木被摧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图

材料二:某种自然灾害图
材料三:2012年4月12日国土资源部消息:我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已发现约23万处地质灾害隐患,其中需要治理的滑坡泥石流有2.8万处,其中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800多个。为此,,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按照,分级分类负责”,,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重点治理”,,注重成效,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根据《规划》,,我国将重点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搬迁(避让)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应急技术体系建设、科学技术研究支撑等工作。完成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调查任务,全面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的基本情况。
(1)读材料一、二回答:材料二图片所示自然灾害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材料一中多发在那些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一简答横断山区泥石流灾害多发的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提出我国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滑坡;西南地区、黄土高原、长白山区。
(2)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等工程建设破坏植被;地形陡峻,建筑物、人财产等受灾体密集分布于山谷、河谷泥石流的高风险区;横断山区人们的放抗灾能力弱、以及防范的措施不到位
(3)非工程措施:制定泥石流灾的害国家减灾规划;行政部门加强减泥石流的减灾管理;对公众特别是多发区的人民加强泥石流的减灾教育,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等(任搭三点,期中必须答到:对公众特别是多发区的人民加强泥石流的减灾教育,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
工程措施:(改变地表环境防止和减轻泥石流灾害的强度)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档物,避免泥石流冲击村庄和耕地;“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搬迁(避让)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对于泥石流高风险区的受灾体进行集体移出高风险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的暴雨过程影响范围很广,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及山西北部均出现了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其中北京全市平均降雨190.3毫米,石景山模式口达328毫米,全市最大降雨出现在房山区河北镇,为460毫米,达到了特大暴雨量级。另外,北京还有11个气象站观测到的雨量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这场暴雨历史罕见,由于雨势强,雨量大,对北京造成严重影响。
小题1:暴雨对降水区域可能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①影响交通?②人员伤亡?③泥石流?④洪涝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