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中MQN为某纬线的一段,线PQO与MQN相垂直,MPN为部分晨昏线,O点所在纬线自转线速度最大。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当弧MQN为一年中最长时2.若该日P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此地盛行东南风,该时节
A.P点的昼长为0小时
B.P点纬度为66°34′N
C.O、P两点昼长相差12小时
D.O、P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差66°34′
E.我国华北地区旱情严重
F.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向东流
G.北京香山红叶正红
H.开普敦港口风浪较小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根据叙述当弧MQN为一年中最长时,表示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达最大,太阳直射点位于回归线,但是不能确定为冬至日或夏至日,所以P点昼长不能确定为0时或24小时;P点纬度可能为66°34′;P点的昼长为0时或24小时,O点自转线速度最大,为赤道,全年昼夜等长,白昼时间为12小时,所以O、P两点昼长相差12小时。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根据P点太阳高度为43°,则太阳直射点位于21.5°,P地吹东南风,则P地位于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1.5°,为北半球的冬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向西流;开普敦港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中的四国均有回归线穿过,回答下列各题。
1.上述四国中没有沙漠分布的是2.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3.下列有关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E.图c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F.图b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
G.图a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H.图d有世界最长的河流经过
I.图a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
G.图b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图c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
图d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
参考答案:1. A
2. C
3. 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中的重要国家概况,难度不大。1.据图可知,a国是巴西,b国是印度,c国是澳大利亚,d国是埃及。虽然各国都有回归线穿过本国,但巴西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无热带沙漠分布;其余各国均有热带沙漠分布。2.图a巴西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地势南高北低;其余选项说法均正确。3.a国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甘蔗和柑橘生产国;b国印度工业集中在东北部地区;d国埃及主要经济支柱为:石油、运河、侨汇、长绒棉;c国澳大利亚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也是世界粮食出口大国,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各题:
1.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节气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春分
F.夏至
G.秋分
H.冬至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黄赤交角的概况。图中P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黄赤交角,图中①为黄赤交角。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P点位于赤道平面以北,纬度为23°26′。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发生核泄漏事故。图是福岛核电站泄露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题。
1.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2.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C.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D.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E.地形、风向
F.洋流、海陆分布
G.地形、海陆分布
H.风向、洋流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试题分析:日本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缺乏,而日本核电技术成熟,所以日本核电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较高。故选A。
2.试题分析:福岛核电站核泄露的海区有日本暖流流经,受此和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以及西北风影响,受辐射污染的海水向东扩展。故选D。
考点:日本
点评:本题结合日本的核电发生核泄漏事故考查日本的能源消费构成、核泄露辐射范围的扩展方向,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日本的能源分布状况,及临近福岛核电站海域的海水流向。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小题。
1.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2.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3.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4.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E.30°~40°
F.45°~55°
G.5°~15°
H.60°~70°
I.12月、17时30分
G.9月、17时
6月、4时30分
4月、5时
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参考答案:1. C
2. D
3. A
4. D
本题解析:1.Q地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为晨线与经线的交点,因此此时该地应该与太阳直射点处于同一半球,5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6点以前日出。
2.Q地2时30分日出,那么该地昼长是19小时,只有高纬地区昼长才能达到这么长。
3.做此题需要明确两点:一是纬度越低,昼长的年变化幅度越小,即昼长与12小时相差越小;日出越接近6时或日落越接近18时,则昼长越接近12小时。二是太阳直射点离赤道越近.各地昼长越接近12小时。A选项1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18点以前日落,因此A最可能。
4.在接近二至日的时期,Q点是该经线在低纬度与晨昏线的交点,在二分日可以认为是与“极点”的相交点,排除6点、18点,所以Q点是集中分布于南北半球的两个区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