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水的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A.径流总量减少——从郊区调入地表水到市中心 B.地下水位的上升——适当扩大市区的绿地面积 C.蒸发量和下渗量减少——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 D.降水量减少——减少建筑物的密度,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利用率为40 %,而当利用率超过40 %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读下表回答1-2 题。 参考答案:1.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
参考答案:(1)蒸发?降水?(2)地表径流?跨地区调水;修建水库等?高&考%资
(3)D?(4)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回答:
甲处盐度较低的原因是:
A.蒸发较弱
B.降水较多
C.位于河口
D.波浪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甲区域位于亚马孙河河口,有大量河水汇入,盐度偏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山脉河流分布示意图”及“南方部分地区河川夏季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量百分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30°纬线中东部是我国哪个地形区?并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
(2)描述右图中C地带夏季河流径流量占全年百分比的状况,并解释形成原因。(6分)
(3)A、B所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请说明原因。(4分)
(4)本地区有哪些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重大工程?(4分)
参考答案:
(1)长江中下游平原(2分)
长江携带的泥沙随着水流速度变缓沉积而成的冲积平原(流水堆积作用)。(2分)
(2)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35%以下(比重较小);(2分)
7、8月份C地带受副高控制(2分),形成伏旱天气,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较少,河流水量较小。(2分)
(3)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大,多峡谷;(2分)
降水充沛,河流水量丰富,故水能资源蕴藏丰富。(2分)
(4)南水北调(中线)、西电东送(中部通道)、西气东输(二线)(每个2分,共4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左图中30°纬线中东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是长江携带的泥沙,随着水流速度变缓沉积而成的冲积平原。
(2)右图中C地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C地带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天气,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较少,河流水量较小。所以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35%以下,比重较小。
(3)A、B所在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大,多峡谷。受地形抬升影响,该地降水充沛,河流水量丰富,故水能资源蕴藏丰富。
(4)读图,根据省区轮廓判断,本区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重大工程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西电东送中部通道工程,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考点:区域定位,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大工程。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的热状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