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表我国某区域 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分析表格信息回答
?
| 平均坡度(°)
| 平均海拔(m)
|
占用耕地
| 0.94
| 674.46
|
增补耕地
| 8.40
| 1830.19
|
?
A.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B.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C.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可大区域开垦
D.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有利于保持水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读表可知: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来看,不宜大区域开垦,所以排除A、C项;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排除D项;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共7分)

(1)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1分)
(2)比较甲、乙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________。(2分)
(3)丙、丁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更为严重的是_?__(1分),理由_?__。(3分)
参考答案:(1)土壤侵蚀(1分)
(2)甲: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分)
(3)丙(1分) 地势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1)依据图例,可以看出,我国北方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草地退化、土壤侵蚀、森林破坏等,南方主要是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锐减。
(2)从位置上看,图中甲为我国大兴安岭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乙为西南横断山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3)丙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丁为我国黄河下游地区。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由于南方地区,河流下游多为经济发达地区,故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有益于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行为是
[? ]
A、使用一次性产品
B、购买和使用私人汽车
C、分类回收利用垃圾
D、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回答第29、30题。
小题1:中国期待德班会议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对气候变化。这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持续性、阶段性
B.共同性、公平性
C.公平性、持续性
D.共同性、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