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述,错误的是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地的气候特征最相似的是
A.A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是水源、光照充足
B.B地区农业发展绿洲农业,但灌溉不当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C.C地区因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发展河谷农业
D.与D地相比,F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为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
E.A地和F地
F.F地和D地
G.B地和C地
H.D地和E地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生产。
1.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是宁夏平原,邻近黄河,灌溉水源充足;B地是我国的南疆地区,绿洲农业是特色,但易导致土壤的次生盐碱化;C地是雅鲁藏布江谷地,因其地势较低,光热较为充足,成为青藏高寒区的河谷农业区;D地是我国的珠三角地区,热量充足,地形平坦;
2.D和E的气候类型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气候特征相似。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该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幅度由大到小排列的是:2.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江苏省: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E.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并逐步消失
F.第二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上升
G.第三产业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
H.高科技产业将成为第三产业主体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题的问题是“变化幅度”,读图可知,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第一、第三和第二产业。
2.直接根据图示的产业比重变化判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但不可能消失,A错误;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则第二产业的比重将逐渐回落,B错误;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发展将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C正确;高新技术产业是第二产业的主体,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产业发展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信息,掌握区域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3、多选题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根据不同的标准,分别属于
A.粗放农业
B.密集农业
C.商品农业
D.自给农业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条件优越,发展了密集的商品牧牛业。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国际贸易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达国家主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粮食等初级产品
B.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工业成品,出口商品较单一
C.当今世界贸易格局中,发展中国家处于有利的地位
D.近年来,高技术产品成为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通车,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高达1061千米,占全线长度的80%。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关于高速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2.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是沿线
A.受自然因素影响小,机动灵活
B.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C.有利于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D.根本解决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
E.避免多占耕地
F.原有交通线密集
G.地质条件复杂
H.跨越大江大河多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高速铁路的运营,受自然因素影响小,但受线路的限制,不能机动灵活,A错。高速铁路是低碳高速,动车组实现了低能耗、轻量化、污物全程零排放,B错。高铁的修建,使铁路运输压力减少,效率提高,优化了交通运输体系,C对。高铁的修建,只能减轻交 通运输的紧张状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D错。
2.我国交通线路的选线原则是平原地区要尽量少占耕地。京沪高速铁路经过的平原地区面积广,“以桥代路”最主要目的是——避让良田,节约用地,避免路基占用大量耕地,所以A对。地质条件复杂,沿线有软基问题,原有交通线多,跨越江河多,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同时解决的问题,但不是“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B、C、D错。
考点: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特点、布局方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