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如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①表示桂林山水,为流水侵蚀而形成;②表示黄土高原的千沟
万壑,为流水侵蚀地貌;③表示沙丘,为风力沉积地貌;④表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作用
形成。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果从1到3代表地层由老到新,那么下面四图中表示背斜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岩层因受力而发生弯曲形成褶曲,背斜是褶曲的一种形态,一般岩层向上拱起,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根据题意从1到3代表地层由老到新,B项中为褶曲,且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可判断为背斜;A项不是褶皱;C项为断层,岩层受挤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D项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所以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北京地区近年来常见的扬沙及浮尘天气的沙源可能是
A.塔里木盆地
B.蒙古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三江源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北京地区的扬沙及浮尘与西北寒冷气流的动力作用和附近蒙古高原的沙源物质有关。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9分)读图l0,回答问题。

(1)判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甲____乙____
(2)在地貌上,甲处地质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甲、乙两处地质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____(外力作用的名称)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的状况为____(选择填空)。
A.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B.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
C.先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后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D.先地壳下沉后地壳上升,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处中,选择____处比较好。
(4)在甲、乙两处,若打一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处;若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处。
(5)下列地形区的形成中,与甲处地质构造类似的是____。
A.东非大裂谷 B.华山 C.渭河平原 D.喜马拉雅山
参考答案:(9分)
(1)背斜 向斜 (2分)
(2)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 沉积 A(3分)
(3)甲(1分)
(4)乙 甲(2分)
(5)D(1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图中甲处为背斜,乙处为向斜。
(2)甲处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所以形成谷地;甲、乙两处地质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该地地壳运动为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3)隧道应该在背斜处开凿。
(4)在甲、乙两处,若打一水井,应该选择在乙处;若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甲处。
(5)甲处为背斜,东非大裂谷为板块的张裂;华山和渭河平原为断层作用形成的;喜马拉雅山属于皱褶山脉。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喜马拉雅山成因是由?
A.亚欧块和非洲板块挤压而成
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而成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
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学说。喜马拉雅山的不断长高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红海的不断扩大,地中海的不断缩小,是板块的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形成。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