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水的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两种循环动力来源相同 B.水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C.岩石循环以内力作用为主 D.水循环活跃的地区岩石循环也活跃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水循环的径流环节直接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中的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即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所以本题D正确。
【小题2】两种循环动力不同,水循环的动力来源是太阳辐射,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动力来源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故岩石循环以内力作用为主,所以本题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地壳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世界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原因是
A.洪水径流量增加
B.无人烟地区稳定径流量增加
C.污染水量增加
D.有效水量增加
小题2:人类有效利用的水资源由每年的7 000立方千米增加到9 000 立方千米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增多
B.节水农业的发展
C.河流流量增多
D.修建水库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依据图中信息可知洪水径流量、无人烟地区稳定径流量和有效水量总体稳定,变化不大,A、B、D都是错误的。图中显示总耗水量的增加速度远远高于除污染外的耗水量增加速度,两者差值即为污染水量,所以污染水量增加速度也较快,答案是C。
小题2: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数量,D正确。A和C不能推出人类利用水资源数量增加。节水农业可以减少水资源利用数量,与题目不符,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我国新疆天山南麓某区域,据图判断图中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来源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浅层地下水
D.高山冰雪融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疆天山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这一地区深处内陆,距海远,降水较少,一年之中河流的补给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具体区域考查季节性河流的补给形式。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规律总结】河流的补给类型:
补给
类型
补给
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分布
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
一般以夏秋季为主
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
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普遍,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
春季
①有时间性;②连续性;③水量稳定
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
主要在
夏季
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
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
全年
①较稳定;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普遍
?
地下水
全年
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由互补作用
①补给区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
水位相互位置关系
普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索马里海盗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2013年12月26日13时45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起航,经南海,过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预计用10天左右时间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行过程中的叙述,比较合理的是( )
A.起航时逆风逆水
B.途经南海应注意防御台风袭击
C.经过马六甲海峡风急浪高
D.在北印度洋航行顺风顺水
【小题2】结合A河流域等降水量线(表示)分布和水系状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A河正值汛期
B.从上游向下游,A河径流量缓慢增加
C.B、C两条支流中,C河的流量较大
D.D处的降水主要受季风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题干可知,冬季起航,起航时盛行西北风,故逆风;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冬季没有台风发生;此时马六甲海峡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海面风平浪静;此时为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且吹西北风,故顺风顺水。
【小题2】A河流位于北半球,此时是冬季,为枯水期;由于沿河居民大量引水,河流从上游到下游,径流量逐渐减少;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可知,C地降水量大,河流流量较大;D处的降水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
考点:该题考查降水量河流水系特征、气压带风带和洋流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空循环
D.海陆间循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参与的是陆上内循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