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水的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A.墨西哥湾暖流 B.日本暖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巴西暖流 |
参考答案:
【小题1】AC
【小题2】C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越往北气温越高,应该位于南半球;从图中可以看出,等温线向温度低的方向凸出,应该为暖流,南半球暖流主要分布在大陆的东岸。
【小题2】由上题可知,该洋流为南半球的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和日本暖流都位于北半球。
考点:该题考查洋流类型的判断和洋流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2.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E.表层海水的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F.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
G.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H.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海水盐度副热带海区最高、依次向南北两侧递减,以及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规律(下图),可判断图中①②③分别是温度、盐度和密度线。进而可知,赤道地区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2.根据上题分析,结合图片可知,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说明密度与温度负相关;由赤道到副热带的盐度与密度线关系还可看出,密度与盐度正相关;而海水由表层到深层温度降低、密度增加。?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C弧上太阳高度为0°,且与纬线70°相切于B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1分)
(2)我国北京(40°N)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此刻D点的昼长是?小时。(2分)
(3)此时,伦敦的地方时是?日?时。(2分)
(4)此时开普敦的气候特点是?,北京的气候特点是?。(2分)
(5)南太平洋等温线向?(南或北)凸出。(1分)
(6)简述此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2分)
参考答案:
(1)北纬20°,西经60°(1分)
(2)70°,24(2分)
(3)4日16时(2分)
(4)温和多雨,高温多雨(2分)
(5)向南(1分)
(6)北半球昼长于夜,北纬7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该半球为北半球,由于ABC弧上太阳高度为0°,所以ABC弧为晨昏线,因为且与纬线70°相切,所以太阳直射点为20°;MB平分了晨昏线且为日期分界线,所以MO为0时经线,NO为180°经线,MO的经度为120°E,那么12时经线为60°W;MO为0时经线,此时纬线70°以内为白昼,所以太阳直射在20°N,,所以太阳直射点坐标为北纬20°,西经60°。
(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φ±δ︱,φ为北纬40°,δ为北纬20°,所以H=90°-︱40 - 20︱=70°;D点位于70°N,为极昼,所以昼长为24小时。
(3)此时,西经60°为12时,伦敦的地方时为12+4=16时。因为不在5日范围内,所以为4日16时。
(4)开普敦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因冬季受西风控制,所以温和多雨,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5)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所以南半球海洋降温比陆地慢,同一纬度,海洋温度比陆地高,所以南太平洋等温线向南凸出。
(6)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北半球昼长于夜,北纬7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地转偏向力
B.陆地形状限制
C.盛行风
D.补偿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考点:洋流
点评:课本上的原话,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下列水循环的组成环节中,目前人类能施加一定影响且效果显著的是
A 降水? B 地表径流? C 蒸发? D 水汽输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人类施加影响较大的环节为地表径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