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C.环境状况的变化
D.交通条件的改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目前,我国人口的迁移主要从中西部向东部和农村向城市迁移,故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居民利益
B.保护城市环境
C.限制城市发展
D.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节约用地,并保护城市的环境。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规划。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和比较选项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读下图,完成问题。
1.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2.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人口已经出现了严重老龄化
B.人口老龄化已经导致我国劳动力严重短缺
C.人口老龄化已经导致我国人口规模萎缩
D.中国老龄化具有速度快、规模大的特点
E.出生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
F.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
G.政局稳定,没有战争
H.社会养老制度的完善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我国的老龄人口比重为8.72%,人口已经老龄化,0-14岁人口比重低,所以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快的特点;我国人口总数大,所以规模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是出生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城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I、II、III三条曲线依次代表的功能区是2.图4中可以形成商业区的有3.在③处I类型功能区付租能力有所提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处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C.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D.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E.①③⑤
F.②④⑥
G.①④⑥
H.①②③
I.商品丰富
G.居民购买力大
交通发达
环境优美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1.图示Ⅰ曲线在市中心的付租能力最高,判断为商业区;Ⅲ曲线随距离市中心的距离,付租能力的变化最小,判断为工业区。
2.商业的付租能力高于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区位形成商业区。
3.各类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高低受距离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影响,故③处付租能力较周围地区高,判断为交通便利。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我国两省区人口产业构成及人口增长柱状图,完成问题。
1.甲省区2.两省区
A.城市化速度较快
B.城市化水平高
C.城市规模大,数量大
D.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
E.人口文化素质较高
F.人口增长模式不同
G.均为欠发达地区
H.产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可知:甲省区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2.5%,城市化水平低。但发展潜力大,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2.根据图示无论甲乙省区城市化水平都较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人口增长都是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从而可推断出两地均为欠发达地区 ,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较多。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及人口增长模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通过学生的读图分析推断出甲乙两省的城市化现状及人口增长模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