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四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率历史及预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50年以来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2.下列措施与抑制人口老龄化无关的是
A.德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E.倡导适龄妇女生育
F.鼓励外来移民
G.推迟退休年龄
H.增加儿童抚养补贴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
1.图中老年人占总人口比率上升的幅度越大,说明老龄化速度越快,故日本的老龄化速度最快。
2.推迟退休年龄,与人口老龄化无关。倡导适龄妇女生育、增加儿童抚养补贴有利于提高出生率,从而抑制老龄化;鼓励外来移民,有利于增加劳动力的数量,降低老年人比重,从而抑制老龄化。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据此回答题。1.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2.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E.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F.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
G.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H.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沿海发展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目前,影响我国民工的流动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2.A项农业机械化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则会产生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可能形成更多的民工;错误。B项加强东西部联系,促进产业转移;利于西部地区基础产业的发展,而就近吸收劳动力,能缓解民工流的攀升;正确。C项加速高铁等交通建设有利于民工的流动;错误。D加快沿海的发展,则由于经济发展的差距,而导致民工更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
点评:本题为2012年江苏省小高考真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进而确定缓解人口迁移的主要措施即可判断。注意利用联系性的观点分析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表为2010年印度、赞比亚、美国、德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2.四国中
A.美国、德国、赞比亚、印度
B.德国、美国、印度、赞比亚
C.美国、德国、印度、赞比亚
D.德国、赞比亚、美国、印度
E.①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F.②国的劳动力资源短缺
G.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H.④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出生率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出生率低。四国中,美国和德国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出生率低,其中德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死亡率较高,美国次之,故表中①表示美国、②表示德国。印度河赞比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中赞比亚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因此其出生率最高,表中③表示印度,④表示赞比亚,选C。
2.由上题分析知,表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美国、德国、印度和赞比亚,这四国中,德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劳动力资源短缺,赞比亚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印度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数量最多,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图示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2.在P区域常形成。
A.环境质量
B.交通条件
C.地租高低
D.建筑水平
E.中心商务区
F.工业区
G.住宅区
H.高科技产业区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反映距市中心越近,则楼层越高,由于市中心地租高,空间向高空发展。
2.城市中心商业付租能力最强,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市中心形成商业区。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经济因素是影响建筑高度分化的主要原因,并能结合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分化的影响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导致美国老年人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经济
C.交通
D.国家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