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3分)图A是“世界电视机生产分布图”,图B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产品周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B中的甲图表示?国家产品周期模式图。(1分)
(2)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将电视机组装厂迁移到了马来西亚,其生产属于产品发展阶段中的_______?阶段,其区位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比较甲、乙两类国家或地区在“成熟产品”阶段时生产与消费、产品进口与出口的关系。(4分)
(4)分析该产品在“新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的主要区位因素。(4分)
2、单选题 读1950 ~2010 年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1 ~2 题。

1.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时间是
[?]
A.20 世纪50 年代?
B.20 世纪70 年代
C.20 世纪80 年代?
D.21 世纪初
2.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有必然联系的是
[?]
A.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B.绿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加剧
C.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D.造成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选址黄浦江两岸、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区(图6),距离市中心约5千米,规划控制区约5.4平方千米。位于浦东的规划控制区域内有众多工厂企业和近万户居民。位于浦西的规划控制区域内大约有十余家工厂企业,这里曾经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在世博会场馆建设中,一些具有历史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工业建筑、船坞和构筑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并改造成船舶工业博物馆、商业博物馆和能源博物馆等;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于黄浦江滨水地区进行了规划设计,黄浦江沿岸将逐步改造成为公共开放空间和绿地,并成为上海城市空间的核心。
?
材料二:上海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总量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城市中心地区将基本建成以地铁、地下道路、地下人行公共步道、地下停车设施为主的地下交通系统。地铁将承担60%以上的城市客运交通。2010年3月又完成国内首条贯通苏州河两岸的双层双向汽车专用地下通道工程,以减轻外滩地面道路的交通压力。
材料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1世纪正在从“城市化”走向“城市世纪”。下表是1995年到2005年日本在海外长期居住者人数前十位城市表(表3)。长期居住者主要包括民间企业职工及其家属。近年来,日本人在中国的长期居住者人数显著增加,2005年在上海的日本人数量增长比北京更快。

(1)依据材料一,简析上海世博会选址和建设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上海大力发展地下交通系统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请在下面所提供的词语中选择适当词语,用两行以内文字表述日本的海外长期居住者在上海人数增长快的原因,并在选用的词语(最少选四个)下划线。
备选词语:银行 工厂 人口 发展 撤退 腹地 金融危机 城市开发 中枢管理职能
4、单选题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
1.甲图显示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5、单选题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
A.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两方面?
B.死亡率的高低
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D.出生率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