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亚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

材料二 亚欧大陆40°N~50°N之间甲、乙、丙、丁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

(1)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为(2分)
④ 气候;⑥ 气候。(横线上填气候类型名称)
(2)将材料二中M、N、P、Q四地所属气候类型与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对应:(4分)
M ,N ,P ,Q 。(横线上填“甲”或“乙”或“丙”或“丁”)
(3)简析⑧地区气温最高月份在5月(而不是7月)的原因。(5分)
(4)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洋性最强的是?分析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热带沙漠(1分) 热带雨林(1分)
(2)甲(1分) 丁(1分) 乙(1分) 丙(1分)
(3)5月份,太阳直射点北移(位置偏北),正午太阳高度增大(较大),白昼变长,太阳辐射强;(3分)加上正常年份西南季风还没登陆,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2分)
(4)甲(1分) 常年受来自大西洋暖湿西风的影响(1分)国西部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且暖流的势力较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1分);距海近,受海洋的影响强(1分)。
本题解析:
(1)④地位于阿拉伯半岛,北回归线从此处穿过,使得该地常年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⑥地位于大巽他群岛,赤道从此处穿过,使得该地常年受到赤道低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为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气候、温带季风气候。M七月和一月降水距平均为正值,且差别不大,说明该地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小,为温带海洋气候,对应甲地;N七月降水距平很大,说明降水总量大且集中在夏季,问温带季风气候,对应丁地;P一月降水距平为正,七月为负,说明降水主要在冬季,为地中海气候,对应乙地;Q一月和七月降水距平均为负值,说明该地降水稀少,为温带大陆气候,对应丙地。
(3)5月份,太阳直射点北移(位置偏北),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增大(较大),白昼变长,太阳辐射强;加上正常年份此时西南季风还没登陆,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因此温度高。
(4)甲地为温带海洋气候,海洋性最强。常年受来自大西洋暖湿西风的影响,另外,西部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且暖流的势力较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1分);距海近,且海岸线曲折,受海洋的影响强。
考点: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
(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 ,乙地 ,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
(5)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__,丙、丁之间的风向为___ _____。
(6)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参考答案:
(1)乙、甲、丁、丙
(2) 顺时针画图
(3)甲
(4)阴雨天气 晴朗天气 乙
(5)东北风 西南风
(6)乙
本题解析:
(1)由图可知:丁与丙在同一平面,丁气压大于丙。说明甲地受热空气上升,丁形成高空高压,甲形地地面低压;丙地气压低,说明乙遇冷空气下沉,乙地形成地面高压,丙地形成高空低压。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乙、甲、丁、丙。

(2)见图
(3)甲地地面气压低,地面受热空气上升。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甲地。
(4)甲地空气上升,易遇冷凝结成雨,多阴雨天气;乙地空气下沉,不易凝结成雨,多晴朗天气。乙地晴天多,白天获得太阳辐射强,升温快,夜间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快,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乙地。
(5)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由乙吹向甲,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吹东北风。丙丁之间风由丁吹响丙,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吹西南风。
(6)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郊区比城市地面冷,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表示郊区的是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3)
材料一 北美部分地区七月等温线(单位:℃)图。

材料二 上图中N地与欧洲同纬度某地气候资料表。

(1)图中等温线M的值为 ℃,请说出判断理由。(6分)
(2)与同纬度欧洲某地比较,N地气候具有明显的 (海洋、大陆)性,请用材料二加以说明,并分析其成因。(11分)
(3)试简述图中R河对该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20(2分) M等值线为20℃~24℃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温线(2分);M等值线内为河流源地,海拔高,气温低(2分)。
(2)大陆(2分),N地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或N地气温年较差大)(2分),N地年降水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匀(2分)。成因:N地位于中部大平原,冬季受北冰洋寒冷气流影响气温低(2分),夏季受墨西哥湾(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气温高(2分),西部高大山脉(或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西风),受海洋影响小(2分)。
(3)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2分),稠密的河网并与湖海相通,形成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航运价值高(2分),支流流经山地,落差大(或支流水能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2分)。
本题解析:
(1)仔细读图,根据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变化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分析。由图可知 M等值线为20℃~24℃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温线,M等值线内为R河一支流的发源地,海拔比该支流与24℃等温线交点位置高,气温相对较低,根据同图等差原则,所以M的值为24℃-4℃=20℃。
(2)大陆性与海洋性一般从气温的年较差大小、降水的季节变化与降水量的多少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二可知,与同纬度欧洲某地相比,N地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N地年降水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匀。由图可以看出N地位于中部大平原,冬季受北冰洋寒冷气流影响大,气温低,夏季受墨西哥湾或者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大,气温高;西部有高大山脉(或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西风),受海洋影响小。
(3)河流对发展经济有利影响主要从发电、航运、灌溉、养殖等方面分析。R河是密西西比河,为美国最大的河流,水量丰富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图中显示该河河网稠密并与湖海相通,形成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航运价值高;支流源于西部或者东部的山地,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促进经济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等温线图、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流域的综合开发。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多瑙河下游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布加勒斯特、伊兹梅尔、康斯坦察三城市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图和月降水分配柱状图(曲线表示气温)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3分)
(2)小李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判断图中三个城市气候类型的过程中争论不休,下面是两位同学各自的观点:
小李:图中三个城市的气温年较差较小,且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小,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小明:图中三个城市分布在欧洲东部,年降水量较少,且甲、乙两城市的最冷月气温都低于O℃,因此,三城市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请判断哪位同学的观点比较科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释。(4分)
(3)多瑙河——黑海运河全长64公里,是连接北海和黑海的重要通道,试评价图示地区开凿运河的有利条件。(3分)
参考答案:
(1)地势北、南、西三侧高,中部和东部低;北部和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部和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小。(3分)
(2)小明的说法比较科学(1分)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纬度40到60之间的大陆西岸,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该地区距大西洋较远,加之地形的阻挡,受西风影响减弱;由于受到黑海的调节,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相比亚欧大陆内部的温带大陆气候要小,但仍然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合理即可,3分)
(3)开凿里程短,投入较少;地形平坦,地势起伏小,施工难度低;开辟最近的出海口,改善交通条件等(3分)
本题解析:
(1)地形特征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特征两方面来描述。根据等高线数值和弯曲特征可判断地形北部和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和东部以平原为主。再根据河流由高向低处流可判断地势北、南、西三侧高,中部和东部低。
(2)判断气候类型可依据气温和降水数值特征,也可依据气候类型的成因。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气温0℃以上,各月降水均匀,年降水量为700~1000mm。而图中三地冬季气温在0℃以下,且年降水量较少,不太符合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从成因来看,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三地位置靠近内陆,西侧和南侧因山地地形阻挡受盛行西风影响较小,也不太符合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因此小明说的较合理。
(3)开凿运河的有利条件可从结合教材《山地对交通影响》来回答,一方面要考虑工程难度,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工程量的大小。因是评价题还要考虑工程带来的影响。
考点:本题以多瑙河下游平原为背景考查区域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及交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夏季的台风来自太平洋,成因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
?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