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2010年冬至2011年春,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少,山东、河南等省发生几十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已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其中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等地是重点开发地区。下图示意我国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别分析我国将上海、福建等地作为风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A 地主要为春旱。原因:春季降水少,多大风,加速水分蒸发,气温回升快造成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 B 地主要为伏旱(7 、8 月份)?。原因:该地在7 、8 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易形成伏旱。
(3)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和技术;防治水污染,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
(4)上海、福建等地:地处沿海,风能资源丰富;风能为清洁能源,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人口稠密,工业生产能耗大,需求量大;科技发达,经济水平高,利于开发风能资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
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
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格局和地理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材料一:
下图是1990~~2005年我国气候变化类型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是1990年以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图例说明:
? 1~~2、林草地——耕地转换区
? 3、旱地——水田转换区
? 4~~5、耕地——城镇转换区
? 6、草地——耕地转换区
? 7、开垦与撂荒交错区
? 8、水域变动和城镇扩张区
? 9、林地——耕地转换区
? 10、草地——人工林交错转换区
? 11、沿海城镇扩张区
? 12、林草地——耕地转换区
? 13、稳定少动区


材料三:
右上图是1990~~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重心轨迹示意图。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 ①我国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在气候变化下,东北、华北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什么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长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在农业地域类型上发生了什么转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①199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重心轨迹变化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它深刻改变了历史上我国粮食贸易与运输的_________________格局。
(4)
? ①我国粮食生产的重心变化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该变化促使了我国加快____________工程的建设。
参考答案:(1)①变暖(南方变暖湿,北方变暖干)
? ②林草地转变为耕地;旱地转变为水田;耕地转变为城镇用地
(2)从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转变为城郊农业(乳肉畜牧业、园艺业等)。
(3)①北移西进(向北向西)
? ②南粮北运
(4)①加剧北方干旱;加剧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紧张;加剧土壤次生盐碱化;植被减少(答对其中三
? 点即可)
? ②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水资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贫困县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贫困县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南多,西北少
B.分布在地势的阶梯处
C.主要分布在山区
D.集中分布在北方
2.图中有关甲、乙、丙三个区域贫困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地贫困人口数量大②乙地生态环境脆弱③丙地地表崎岖④三地交通都比较闭塞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
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