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200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根据表,回答题。
1.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2.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人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A.西北省份
B.西南省份
C.东南省份
D.东北和新疆
E.农业生产落后
F.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G.机械化水平高
H.气候条件优越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从表中可以看出,西南省份的人力效率是最低的,表明西南省份的劳动费用最高。
2.因为东北和新疆人少地多,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粮食生产。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表格的基本信息,并能结合我国的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综合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下图,判断该城市的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市的哪个方

A.东北
B.西南
C.正西
D.正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与环境。图示判断该地区的最小风频为正西风,故工业区应布局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即正西方向。
点评:难度一般,适宜高一使用。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满足程度评价图”(单位:%),该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

A.华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该地区土壤的养分满足率和水分满足了较高,说明该地区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满足率相对较高,而该地区热量满足率较低,所以该地区位于东北地区,青藏高原的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较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武广高铁已于2010年春节前建成通车。结合“武广高铁路线示意图”(图13),完成。
1.影响武广高铁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2.武广高铁的开通,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主要有3.武广高铁的通车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4.有关铁路运输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
B.气候
C.社会经济
D.水文
E.促进了我国南、北方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
F.造成了沿线地区环境质量的下降
G.加强了珠江三角洲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的联系
H.减缓了沿线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I.高速化
G.大型化
电气化
网络化
适于长途运输
造价较高,运输量大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
连续性和安全性较强
参考答案:1. C
2. C
3. A
4.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区位因素。各种交通线路建设与发展中都会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长期以来,自然因素是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影响武广高铁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的区位优势。武广高铁的开通,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主要有加强了珠江三角洲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的联系;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武广高铁全部位于南方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方向是高速化、大型化、专用化和网络化。武广高铁的通车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高速化。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4.本题考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应该注意各种运输方式的显著特点,从运量、运速、运价、灵活性、连续性等方面考虑。水运运输量最大,但速度慢;公路最机动灵活,但运量较小;飞机运速最快,但运价高;管道运输连续性好,但投资大,只能运输液体和气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的是公路运输。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适宜在东北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
A.冬小麦、玉米、水稻
B.春小麦、玉米、棉花
C.玉米、水稻、甘蔗
D.春小麦、玉米、甜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东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春小麦和玉米,主要的经济作物:甜菜。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