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下图四个区域的经纬网图,完成问题。
1.关于四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2.有关四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均为商品农业
B.四地均为密集农业
C.四地农场规模均较大
D.四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均高
E.甲地雨热同期,但气象灾害频发
F.乙地气候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
G.丙地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
H.丁地土地广阔,灌溉水源充足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农业生产。
1.结合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水稻种植业;乙表示阿根廷,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丙表示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北部,为商品谷物农业;丁表示澳大利亚东南部为混合农业区。故只有B项正确。
2.甲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通车,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高达1061千米,占全线长度的80%。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关于高速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2.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是沿线
A.受自然因素影响小,机动灵活
B.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C.有利于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D.根本解决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
E.避免多占耕地
F.原有交通线密集
G.地质条件复杂
H.跨越大江大河多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高速铁路的运营,受自然因素影响小,但受线路的限制,不能机动灵活,A错。高速铁路是低碳高速,动车组实现了低能耗、轻量化、污物全程零排放,B错。高铁的修建,使铁路运输压力减少,效率提高,优化了交通运输体系,C对。高铁的修建,只能减轻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D错。
2.我国交通线路的选线原则是平原地区要尽量少占耕地。京沪高速铁路经过的平原地区面积广,“以桥代路”最主要目的是——避让良田,节约用地,避免路基占用大量耕地,所以A对。地质条件复杂,沿线有软基问题,原有交通线多,跨越江河多,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同时解决的问题,但不是“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B、C、D错。
考点: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特点、布局方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1998~1999年棉花价格与棉花生产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我国1998~1999年棉花播种面积下降的直接原因是2.我国1998~1999年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农业劳动力缺乏
C.市场需求减少
D.国家政策的变化
E.气候条件适宜
F.交通条件改善
G.农业科技进步
H.土壤得到改良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我国1998~1999年棉花收购指导价下降37%,而同时单位面积产量增长2%,说明棉花种植户的收入是下降的。收入的减少导致我国1998~1999年棉花播种面积下降,而指导价的制定者是国家,所以该题应该选择D项。短短两年间,气候变暖的影响可以忽略。我国在此期间,农业劳动力表现为剩余。题目中没有信息表明市场的需求在减少。
2.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增长2%,其主要原因应该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短时间内,气候不会有很大变化,并且棉花应该种植在气候适宜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能扩大农作物的销售范围,不会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土壤的改良,其本质仍然是科技的进步。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灌溉可能会导致
A.土壤沙化
B.土壤盐碱化
C.土壤pH值减小
D.洪涝灾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不合理灌溉可能引起土壤盐碱化。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某省地形图,回答下题。
1.该地区适合生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2.该省区的主要天然植被是
A.甜菜、小麦
B.棉花、亚麻
C.高粱、水稻
D.甜菜、亚麻
E.亚寒带针叶林和草甸草原
F.温带针阔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G.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H.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图形为:
![]()
1.根据图示:该省我吉林省,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为甜菜和亚麻。小麦、水稻、高粱为粮食作物。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东北地区纬度较高,该地的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季候,结合该地区的海拔,所以该省区的主要的天然植被是温带针阔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