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下图为“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气压的变化及C点风向的变化。(3分)
(2)说出城市A经历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城市A的天气现象。(4分)
(3)说出9月10日06时城市B附近的气压数值范围及控制该市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3分)
参考答案:
(1)低气压向东移动,(1分)低气压中心增强(或中心气压值降低)。(1分,只答1012百帕以下不得分。)
C点风向: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1分)
(2)天气系统:冷锋(1分)
天气现象:风力增大,(1分)云量增加,(1分)出现降雨。(1分)
(3)气压数值范围:1012—1020百帕之间。(1分,不写气压单位不得分。)
气流运动特征:水平方向:逆时针方向辐散(或由中心向四周逆时针方向流动 )。(1分)
垂直方向:气流下沉。(1分)
本题解析:
(1)由等压线图可以看出澳大利亚西南地区的低压系统在图示期间向东移动,而且其亚中心气压值不断降低,说明该气压系统不断加强;C地的方向可以利用左右手定律来进行判断。
(2)根据A地区附近的天气系统的符号,可以得出是冷锋活动;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往往出现大风降温和阴雨天气。
(3)由特殊闭合区域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可以看出B为一个高压中心,属于反气旋,在南半球水平方向以逆时针辐散,中心气流下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图(单位:℃),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闭合等温线内的气温处于2.关于图中B、C、D、E四点的正确说法是
A.25 ℃以上
B.15 ℃以下
C.20-25 ℃之间
D.15-20 ℃之间
E.B处气温高于C、D两处,原因是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暖流影响
F.B处气温低于C、D两处,原因是B处地势高
G.B盐度低于E,原因是B海区附近有径流注入
H.B盐度高于E,原因是B海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和洋流的影响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两条等温线之间的闭和曲线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可以判断A处气温处于15-20 ℃之间,正确答案选D。
2.七月份,南半球为冬季,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B处有巴西暖流经过,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所以,B处气温高于C、D两处,原因是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暖流影响。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主要考查了等值线的判断和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值线的判断和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图中②、⑤、④三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列?。?
(2)A、B两地受热的是?地,空气?;冷却的是??地,空气??。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参考答案:
(1)④>②>⑤?(2分)
(2)B地,上升,A地,下沉?(8分)
(3)画图:略?(2分)
本题解析:(1)②位于等压面上,⑤位于等压面以上,气压低于等压面;④位于等压面以下,气温高于等压面。
(2)A地高空是低压,所以气流冷却下沉;B地高空是高压,所以气流受热上升。
(3)因近地面A地气压高,B地气压低,气流由A流向B;A地气流冷却下沉,B地气流受热上升;高空A低气压低,B地气压高,气流从B流向A。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1.对图中各地地形的正确叙述是2.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3.P、Q两地的相对高度
A.①为山脊
B.②为鞍部
C.③为陡崖
D.④为山谷
E.40m
F.45m
G.55m
H.65m
I.不少于10m
G.不超过10m
可能为5m
不可能为15m
参考答案:1. A
2. C
3.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图中①处等高线往低处凸,为山脊;②处位于盆地和山顶之间,不是鞍部;③处为陡崖底部,不是陡崖;④处等高线没有发生弯曲。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根据陡崖顶部的等高线数值进行判断。图中经过陡崖的最高海拔等高线为50,所以陡崖顶部的高度可能位于50-60m之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根据P处相邻两条等高线的趋势判断P的海拔位于(40,50)之间,Q地海拔位于(60,70)之间。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30)之间。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每空2分)

(1)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_______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2)D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气压带在海洋上的保留部分。
(3)此季节,A点的风向为____________,C点的风向为____________。
(4)此季节,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冬
(2)亚洲高压 副极地低
(3)西北风 东北风
(4)低温干燥
本题解析:(1)图示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故判断为北半球冬季。(2)D为亚欧大陆上的高压中心为亚洲高压,由于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3)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故东亚盛行西北风;C为南亚盛行东北风。(4)此时我国东部地区受西北季风影响低温少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解题关键是掌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影响和东亚、南亚季风的风向特征。建议画图分析风向更清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