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六)
2019-06-24 21:57:58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2011年元旦前后,上海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并观光考察。据此完成1~2题。 小题1: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A.棉花、小麦 B.橡胶、椰子 C.蔬菜、牛奶 D.黄麻、棕油
| 小题2:以下是代表团某成员在东南亚期间的见闻,你认为可信的是 A.当地居民是黑皮肤、头发卷曲 B.居民生活用品中锡器很多 C.每天正午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D.居民主食为面包牛肉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东南亚。 小题1:东南亚主要的物产,B项符合。 小题2:A项当地的居民黄色人种为主;错误。B项由于东南亚锡矿丰富,故多锡器正确。C项气温最高的时候容易形成对流雨,即午后2时左右;错误。D项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的看法所有学者都认为划分为三个阶段 B.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时期的人地关系已显现出不协调 C.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 D.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对应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A错误;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有限,故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B错误;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由于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人地矛盾不断加大,D错误;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34.造成世界经济的南北差距,并不是因为 A.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B.南、北方发展的基础相差悬殊 C.南方国家历史上是北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市场 D.南、北方人口和资源分布不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读“南亚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印度的最大城市是?(填代号),其周围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世界降水量最多的是?(填代号),其主要原因是?。(5分) (2)夏季经过港口③到我国的油轮顺风顺水吗?为什么?(4分) (3)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班加罗尔迅速成长为印度的“硅谷”,奠定了印度软件大国的地位。试分析班加罗尔能够迅速成长为印度的“硅谷”的主要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④ 黄麻 ⑥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所以降水丰富(5分)(2)顺风顺水。(2分)因为夏季南亚盛行西南季风,海洋洋流向东流动,而过港口③的油轮到我国正好向东,所以顺风顺水。(2分)
本题解析:(3)班加罗尔气候宜人,空气质量好;高等院校多,劳动力素质高;政府扶持等。(3分) 印度也是人口大国,其经济发展值得我们关注。印度最大城市加尔各答(麻纺工业中心)和最大港口孟买(棉纺织工业中心)在图中注意分清楚。班加罗尔的区位优势应从电子工业的布局条件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 A.亚洲大陆 B.美洲大陆 C.亚欧大陆 D.南极大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陆地和海洋分布。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