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一年中我国各地白昼时间都开始变短的日期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6月22日是北半球昼最长的一天,自这一天开始,北半球的白昼开始变短,故选B;3月21日北半球昼夜平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排除A;6月22日至9月23日,北半球各地昼开始变短,但昼仍长于夜,9月23日昼夜平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继续变短,并且昼短于夜,排除C;12月22日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之后北半球各地昼开始变长,排除D。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题。
1.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甲洋流构成完整大洋环流的是
①本格拉寒流?②千岛寒流?③秘鲁寒
④西风漂流?⑤南赤道暖流?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⑦阿拉斯加暖流?⑧巴西暖流?⑨北太平洋暖流2.若图中的海洋是大西洋,则该地的渔场是
A.甲→②→⑨→①
B.⑧→①→⑤→甲
C.①→甲→⑦→②
D.⑥→④→甲→⑤
E.北海道渔场
F.秘鲁渔场
G.北海道渔场
H.北海渔场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和图示信息,甲洋流只能是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东岸的洋流,且纬度是30°,据此可判断该洋流位于南半球,根据洋流的流向判断,甲洋流为寒流,能够与甲洋流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的是⑥→④→甲→⑤。
2.若图中的海洋是大西洋,则该地的渔场是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和秘鲁渔场位于太平洋。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及主要渔场分布。
点评:本题以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世界洋流及主要渔场分布,难度一般。学生熟练掌握世界洋流及主要渔场分布规律即可轻松作答。
【知识拓展】
一、全球洋流分布规律:
海区
洋流分布规律
热带、副热带海区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流向与各自半球的反气旋一致;大洋东为寒流,西为暖流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为暖流,西为寒流
北印度洋海区
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流动,冬季相反
南半球40?~60?海区
形成西风漂流;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流动;性质为寒流
?
二、世界洋流实际分布图:

三、世界上有四大渔场:
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但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渐渐消亡,九十年代之后已不可见。现今纽芬兰渔场已成为历史。
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的。
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秘鲁寒流是深层海水上涌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表示“270N某地坡向(坡度为10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读图,完成: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E.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F.北温带范围变小
G.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H.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I.5月23日8时
G.6月22日18时
l1月23日6时
12月11日18时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1.该题关键是对P点出现极昼现象和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区别,P点出现极昼现象可能的情况包括刚好出现极昼现象和P点及其以南的部分地区也出现极昼现象,P点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时,由图中信息可知P点纬度为70°N,即太阳直射在20°N,P点及其以南的部分地区也出现极昼现象的最大范围是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即太阳直射在23°26′N,所以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0°N~23°26′N,选C。

2.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做地轴的垂直线KL(如上图),即KL为赤道,在赤道平面上,则此时黄赤交角为20°,即黄赤交角比原来变小了,则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为20°S/N,南北极圈的纬度为70°S/N,所以北温带的范围变大,全球极夜范围缩小,福州冬季时离太阳直射点最远的距离(冬至日太阳直射在20°S)变近了,则福州冬季均温升高,悉尼(约34°S,在南半球)夏季离太阳直射点最近(冬至日太阳直射在20°S)的距离变远了,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变小,昼夜差距缩小了,因而悉尼夏季昼变短了,即选A。
3.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可知弧HMP和弧HQP(如上图)对应该纬线上昼弧或夜弧,则有两种情况:①弧HMP为昼弧,则北半球昼短夜长,M所在经线平分白天即地方时为12时,E点位于M点的东侧经度相差90°,即E点的时间为18时,选项中有B、D项满足,但由于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不符合条件,即D项满足;②弧HMP为夜弧,则北半球昼长夜短,M所在经线平分黑夜即地方时为0时,E点位于M点的东侧经度相差90°,即E点的时间为6时,选项中只有C项满足,但由于l1月23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即C项也可能。所以最终答案选D。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若不考虑地形和天气,甲地比乙地(O?,60?E)总是先看到日出,△T表示某日甲地与乙地日出的时间差。下图示意△T的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地昼长相同的日期是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