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水的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河流相对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下面两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该河流6、7、8月为枯水期,如果在北半球,则为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如果在南半球,该河冬季为枯水期,则该地可能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下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小题2:图示区域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小题3:与黄河下游相比,松花江突出的水文特征是
A.水位季节变化大
B.结冰期长
C.含沙量大
D.有凌汛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示可知①为蒸发②为降水③地表径流④下渗⑤地下径流,缺少水汽输送,选D正确。
小题2: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人类活动主要是排干湿地的水,减少了蒸发和下渗,也阻断湿地对河流径的调节。选C正确。
小题3:黄河下游是地上河,由低纬流向高纬有凌汛现象,且河流含沙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松花江位于东北地区,周边环境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少,但是纬度高结冰期长。选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目前,中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京、河北等地地下水开采总量占总供水量的50%以上。回答小题。1.北京、河北等地地下水使用量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2.下列人类活动中,最有利于地下径流得到稳定补给的是?
①山区封山育林?②坡度较小的丘陵修筑梯田?
③农田采用滴灌技术?④加固河流堤防
A.地处半干旱区
B.河流落差大,流程短
C.地表水污染严重
D.降水集中,雨季较短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北京、河北等地属于华北地区,该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地表径流少,径流量小。导致北京、河北等地水资源缺乏。华北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地区,并非半干旱地区。北京、河北等地大部分地处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属于人为原因。可知A、B、C三项错误。D项为符合题意的选项。
2.在山地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缓坡修梯田也可起到蓄水保土的功效,因此最有利于地下径流得到稳定补给的是①山区封山育林和②坡度较小的丘陵修筑梯田;③农田采用滴灌技术,是针对干旱半干旱区及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采取的治理措施;④加固河流堤防是针对洪水灾害制定的对策。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考查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地下径流补给状况。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的认知与分析能力。同时学生还要注意影响降水补给的因素有1.年降水量、强度及时程分配;2.地形坡度;3.植被覆盖率;4.接受补给区的面积。总之降水时间越长,坡度越缓,植被较好,分布广,补给条件越好。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
B.地下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水
小题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长江和鄱阳湖是互相补给的关系,同样,长江和甲之间、鄱阳湖和甲之间都是互相补给的关系。由此可知甲代表的水体只能是地下水。
小题2:由题意可知a现象表明是长江水补给鄱阳湖,应是夏季,对应6-7月份,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工业区位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