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水的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A.修建水库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降水强度增大 D.上游河道采砂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看,①箭头向上指,应为蒸发蒸腾,A、C错。②位于冠层与土壤之间,为地表调蓄,B错。③包括地表调蓄、土壤调蓄、地下调蓄应为河网调蓄,④是径流,D正确。
【小题2】修建水库可拦水拦沙,会引起河流含沙量变小,A正确。植被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植被覆盖率下降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B错。降水强度增大,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增强,河流含沙量变大,C错。上游河道采砂,河流侵蚀作用增强,导致河道中含沙量增大,D错。
考点:该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暖流流经地区的气温一定比寒流流经地区的气温高。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海水的温度与纬度有关,低纬寒流的温度高于高纬地区暖流的温度。错。
考点:寒暖流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联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 1是某时期流域局部地形图(单位:m),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图2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环境造成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必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
(2)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支流:发展航运。
(3)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对湖泊及其下游环境的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
(4)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8分)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左图为松花江流域水系示意图;右图为大庆市2009年及2013年产业结构统计图。
材料二:世界有三大黑土分布区:乌克兰大平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国松辽流域和三江平原。
(1)简述嫩江干流东西两侧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6分)
(2)归纳世界黑土区的共同分布特征,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14分)
(3)简述大庆产业结构的变化,并就图中反映的产业结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参考答案:
(1)西部较东部支流多(2分);西侧向东南流,东侧向西南流(2分);西侧支流流域面积广(2分);西侧支流流程长(任3点,总分不超过6分)
(2)分布:(四季分明的)寒温带(2分)(温带、中纬度地区也给2分);半湿润气候区(2分);平原地区(2分);森林向草原过度地带(2分);
条件:气候寒冷,有机质分解慢(腐殖质)易积累(2分);有季节性积水(2分);(草甸草本)植物繁茂等(2分)。
(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石油产业比重下降,非石油产业比较有所上升也给2分)。降低第二产业比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2分);降低石油产业比重(提高非石油产业比重)(2分);发展新兴工业(优化产业结构)。(2分)
本题解析:
(1)水系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数量、流域面积、流向、流程长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题图不难得出嫩江东西两侧支流的水系特征。西部较东部支流多;西侧向东南流,东侧向西南流;西侧支流流域面积广;西侧支流流程长。
(2)从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的位置、气候、地形、植被等共性特征即可归纳出黑土的分布特征:温带、中纬度地区;半湿润气候区;平原地区;森林向草原过度地带。土壤的形成受气候、水文、地形、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制约,结合黑土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得黑土形成主要的自然条件:植物繁茂,土壤中有机质丰富;气候寒冷,有机质分解慢(腐殖质)易积累;有季节性积水等。
(3)从右图中概括总结:石油产业比重下降,非石油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一般要求降低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资源型、高耗能型、高污染性工业的比重,发展新兴产业。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工业区位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