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水的运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P处为一座山,山上有冰川分布 B.P处气温在10℃以上 C.P处地势低洼,沙漠广布 D.P处为一座山,山顶海拔可能超过1000米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等温线越往北气温越高,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根据图中陆地上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海洋向等温线向低纬度地区凸出,可知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即1月份。
【小题2】 图中等温线的温差为10℃,根据等温线数值“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P处的等温线大于0℃,小于10℃,此处应该为一座山,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可知,山顶海拔可能超过1000米。
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
A.下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该河干流区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2.该河最有可能是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D.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E.松花江
F.塔里木河
G.淮河
H.珠江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日蒸发量最大的是水体,说明水分条件是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耕地、林地、草地日蒸发量递减,说明植被覆盖率越高,日蒸发量越小,选D。一般来说,耕地的土层厚度最大,林地次之,水体最小,图中耕地、林地和水体的日蒸发量没有递增或递减规律,说明土层厚度不是日蒸发量差异的原因。同流域相邻的不同利用类型土地接受的太阳辐射是一样的。
2.图中草地和未利用地的日蒸发量小,但日蒸发总量大,说明该河干流区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大,塔里木河位于内陆干旱盆地,人口稀少,开发程度低,未利用地面积广,植被以荒漠、草地为主,因此最可能是塔里木河,松花江、淮河和珠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土地开发程度高,未利用地面积小。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根据图中河水与地下水位的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可反映我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河水与地下水补给关系
B.此图所示季节可能处于河流的枯水期
C.此季节该地区的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此季节该地区的地下水对河流起到了消减洪峰的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地下水的水位比河流水位高,是地下水 补给河流,是枯水期的特征。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自然资源对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