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水的运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A.地表径流总量会减少 B.地下径流总量会减少 C.下渗将会增加 D.植物蒸腾作用将会增强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水循环的原理可知,图中①-④分别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南水北调工程将我国南方的河流水(地表径流)调入北方地区,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
【小题2】植物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甲处植被被破坏,导致其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水迅速汇入河流,下渗水量减少,地下径流总量减少。
考点: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受洋流影响,同一纬线上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读某海区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和等温线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比较海水等温线a、b、c的大小关系( )
A.a>b>c
B.c>b>a
C.b>a>c
D.a>c>b
【小题2】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则图中洋流是( )
A.北太平洋暖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日本暖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 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等盐度线可以读出,等值线弯曲处的盐度值比同纬度的两侧盐度偏高,说明此处为暖流流经,而暖流流经也会使海水温度偏高,所以,从等温线的弯曲可以判断,等温线的值c>b>a。
【小题2】等盐度值中间高,南北两侧滴,说明中间海域为副热带海区;由根据等温线的取值可以看出,图示海域为北半球海域。即,洋流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的暖流,所以为日本暖流。
考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为过M点(118°E,26°N)沿垂直的两个方向作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小题2】关于图中M地附近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流量较大 ②汛期长 ③有结冰期 ④有断流现象 ⑤河流稀少 ⑥含沙量小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地形剖面图能够示意地势的起伏状况和走向。据图可知:过M点(118°E,26°N)沿垂直的两个方向作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①地在M地的东北,②地在M地的西北,则①②连线走向为山脉走向,即该山脉走向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所以本题C。
【小题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据M点(118°E,26°N)的经纬度可知:该山脉大体位于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M地附近河流流量较大,汛期较长,无结冰期,无断流现象,河流众多,含沙量小,所以本题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下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小题2:图示区域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东北三江地区水循环属于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主要有海上蒸发、水汽输送、降水、蒸发蒸腾、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组成,图中缺少海上蒸发、水汽输送,选D。
小题2:“北大荒”变为“北大仓”是沼泽湿地变成耕地的过程,沼泽减少,水面减少蒸发减少,①减少;这一地区的降水主要是来自海洋水汽不是全靠当地水汽蒸发,②不全是人类活动影响;变成耕地河流径流量③减少,水面变成旱地下渗④当然会减少;⑤地下径流主要有潜水和承压水影响因素较多,人类活动不是最显著的。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自然资源对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