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2.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A.土壤肥力
B.热量
C.水
D.光照
E.年太阳辐射总量高
F.多洪涝灾害
G.水能丰富
H.森林分布广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经纬网98?E到99?E,40?N附近,为我国西北地区,再结合图例,该地沙漠广布,多内流河,可知降水较少,因此农业发展的制约的主要因素应是水源。
2.根据经纬网和图例我们已知该地为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与东部相比,最大的差异就是降水少,光照充足,温差大。由于降水少,洪涝少,多荒漠与草原,河流水量少,水能较弱。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地理西北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1.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3.改革开放以后,上述四省区中有一个人口数量变化较大,造成其人口变化的原因有
A.①为拉萨
B.②为昆明
C.③为兰州
D.④为成都
E.①位于湟水谷地
F.②位于成都平原
G.③位于黄土高原
H.④位于云贵高原
I.行政区划的变动
G.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人口出生率的变化
参考答案:1. A
2. B
3.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结合四地的气候资料,①夏季气温最低,为青藏高原上的拉萨。③冬季温度最高,夏季气温较低的是位于云贵高原的昆明。②冬季温度在0°C以上,为四川盆地的成都。④冬季温带在0°C以下,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陕西省会西安。
2.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结合四地的气候资料,①夏季气温最低,为青藏高原上的拉萨。③冬季温度最高,夏季气温较低的是位于云贵高原的昆明。②冬季温度在0°C以上,为四川盆地的成都。④冬季温带在0°C以下,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陕西省会西安。
3.改革开放后,四川省的人口数量变化最大。主要是由于重庆直辖市的设置。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该图①、②、③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问题。
1.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2.关于界线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界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①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C.①线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0℃
D.①线以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E.②为内外流域界线,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
F.②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
G.②为森林土与非森林土界线,③为东、中部经济带界线
H.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1.界线①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降水多在800mm以上,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
2.界线②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界线③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我国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甲图中①处有一瀑布,有史为证,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然而同学们在秋游时,并未欣赏到如此壮观的场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试分析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的岩石按成因属于_______,该类岩石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秋游时,同学们对甲图中②河谷的成因产生了好奇,纷纷发表看法,一共提出了四种假设的成因,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将下面的假设补充完整。
假设一: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发育成谷地。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验证上述假设,同学们必须寻找的资料或证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夏季。该河流是我国的黄河,夏季该流域降水多,水量大,是黄河的汛期,景观壮观。
(2)沉积岩;常含有化石,具有层理构造
(3)背斜,顶部受张裂作用,易被侵蚀,发育成谷;断层两翼的岩体相对上升,中间的岩体相对下降形
成河谷(地堑);河流流经,下切侵蚀,形成河谷
(4)河床及其两侧的岩石性质和形成年代,或当地的地质构造(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中国是世界上地理生态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从珠峰之巅到东海之滨,从炎热的南海到酷寒的北疆,不仅遍布多样化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而且分布着为数众多的"自然极限"。这些"自然极限"记录着地质沧桑的若干细节,展现着自然伟力的造化杰作。
? 为此,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织了对中国自然的"地貌、气象、水文、植被、基础地理"五大类极限的考察。下面是这次考察线路图之一。
(1)请你选取这次考察活动的某一个重点,简要列举其主题和内容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示区域,请你任选一种可能存在的中国自然地理极限,并做出说明和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重点①: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A、塔克拉玛于沙漠的各种沙丘类型。B、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演变特点。重点②: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A、干旱区河流的特点:塔里木河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塔里木河是否是一条漂移的河流?塔里木河历史上漂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B、塔里木河是否存在萎缩?塔里木河生态是否在恶化?中游大面积开荒对塔里木河的影响。重点③: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原生态胡杨林。A、胡杨林与塔里木河水系的关系。B、胡杨林的命运。C、揭示胡杨"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真假奥秘。
(2)①中国陆地最低点:吐鲁番盆地(艾丁湖)。原因:由于板块运动,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盆地(湖)。②中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托克逊)。原因:深居内陆,四周被山岭环绕,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③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原因:夏季光照强,升温快,加上地势低洼,热量不易扩散,温度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