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启动时,水源区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是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A.河道的淤积
B.水质污染
C.地下水位的下降
D.土壤的盐碱化
E.地下水水位升高
F.生物多样性受损
G.土壤盐碱化加剧
H.长江口海水倒灌
2、单选题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现在已被玉米所取代)。”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完成问题。1.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土地资源优势 ②森林资源优势 ③矿产资源优势 ④地理区位优势2.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
①耕地总面积、人均面积、每一农业劳力担负耕地面积都较多
②宜农荒地全国最多,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较大
③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
④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3.东北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上的显著特征是?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宜农荒地最多 ③土壤肥沃 ④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②④
I.①②
G.③④
①③
②④
3、单选题 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黄河流域的开发应贯彻的方针应该是2.影响黄河中游地区开发方向的最主要因素3.黄河上游建设大型水电站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海拔高度大 ②河流流量大 ③水位季节变化大 ④地势落差大
A.把矿产资源的开发放在首位
B.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C.结合流域内的自然资源条件综合开发
D.水能开发必须是梯级开发
E.气候条件
F.地形条件
G.水文特征
H.矿产资源
I.①③
G.①④
②③
②④
4、综合题 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B区域(?)。(6分)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2分)
①资金 ②劳动力?③技术、管理?④原料、燃料?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3分)
5、单选题 如图为“数字黄河”的某一示意图,读图分析完成问题。

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黄河”关系1.上图反映“数字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来查阅获得黄河的有关信息
B.可以用来指导黄河防汛和水量调度
C.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距离较远,价值不大
D.“数字黄河”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E.就是指3S技术的应用
F.一个由数据和信息组成的地球
G.主要反映现实问题,不能应用于可持续发展
H.可以方便地获取信息,模拟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来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