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A所在地区与乙图中B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大体一致,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请写出两地自然景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甲图中C地主要农产品及该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及解决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是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广东省在B地区大力建没产业转移工业园,试分析该地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地区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热带荒漠景观,位于内陆,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气候干旱,B亚热带常绿叶阔叶林景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2分)
(2)羊毛、小麦;水源不足;东水西调工程(跨流域调水)
(3)①廉价劳动力丰富;②土地租金低;③靠近原料产地;④优惠的政策及政府的大力支持。
(4)①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②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④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⑤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⑥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从规划、节能、节水、绿化、防治污染等角度分析,任答四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以下选项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A.两极表现较为明显
B.以热量为基础
C.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各自然带南北更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在中纬度表现最明显;自然带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规律性。答案为 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地貌图,有关B地形区的形成原因,正确的叙述是

[?]
A.先断裂下陷,后黄河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B.来自西北的风沙受A山阻挡在B处沉积,形成黄土高原
C.内力作用导致地面隆起,加上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平原
D.风力侵蚀作用明显,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形成高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山地垂直自然带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喜马拉雅山地北坡没有森林植被分布的原因。(4分)(2)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自然带多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2分)海拔过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的生长。(2分)
(2)南坡纬度较低,且山体的相对高度较大。(6分)
本题解析:(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的递变是由于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导致了水热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的北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其山麓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故没有森林分布。(2)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自然带多主要从相对高度、纬度位置和水热条件等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知识,学生只要掌握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并能结合山地的水热条件分布判断喜马拉雅山脉南北两侧的自然带差异。注意结合区域实际自然地理环境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自然景观中能够反映非地带性的是
A.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B.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
C.广东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塔里木盆地中的绿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塔里木盆地地处温带大陆的内部,故按照地带性分布规律该地区的自然景观应为温带荒漠。但盆地边缘局部水源充足的区域形成绿洲,反映了自然环境的非地带性差异。
本题难度:困难